top top top
第B02版:要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夢天艙抵文昌料十月發射
我空間站將多次“變形”
閔行少年星傳回首張“太空照”
谷神星一號火箭成功發射
隴男遭圍毆活埋亡
魯幼園提供霉爛食物園長被控制
冰桶撮蝦
小郎中
冰雪世界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5月13日星期二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8月10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我空間站將多次“變形”



夢天實驗艙將與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三艙形成“T”字構型。圖為中國空間站。

    我空間站將多次“變形”

    據央視網消息:夢天實驗艙發射後,將最終與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三艙形成“T”字構型。而在此之前,這三個艙段也會經歷多次“變形”。

    據了解,首先,問天實驗艙發射入軌之後,對接在天和核心艙節點艙的前向對接口,這個時候,兩個艙段是以串聯的形式形成一字構型。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空間站系統主管調度魏邦友表示,完成快速交會對接,在一字形的構型下,有十幾天的在軌測試,我們要對艙一(問天實驗艙)在天上的狀態做一次體檢,相關的環控、通訊、能源相關的這些功能都要測試到位。

    之後,在夢天實驗艙發射的前一個月左右,問天實驗艙會通過轉位機械臂調整到永久停泊口。此時,問天實驗艙與天和核心艙就形成了“L”構型組合體,在軌等待夢天實驗艙的到來。

    魏邦友稱,當夢天實驗艙在發射對接的時候,就形成了一個偏“T”形的造型。

    緊接着,夢天實驗艙轉位到二象限,這樣就真正實現了空間站的“T”字形。

    將啟千項科學實驗

    作為我國航天史上規模最大、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實驗平台,建成後的中國空間站將成為國家級太空實驗室。

    未來,將展開上千項科學實驗,將全面開啟我國空間科學研究與應用的新時代。

    在中科院空間應用中心的載人航天有效載荷運控大廳,可以實時監測、調控中國空間站裡的各項實驗,相當於我國太空實驗的地面大管家。中國空間站將展開的四個重要領域一千多項實驗,都將在這裡進行運控管理和數據處理。

    中國空間站的科學研究設施主要包括密封艙內的十四個科學實驗櫃、艙外暴露實驗平台以及共軌飛行的巡天望遠鏡,支持在軌滾動實施空間天文、空間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微重力基礎物理等科學研究。

    載人航天工程空間應用系統副總師中科院空間應用中心研究員鍾紅恩表示,我們首次採用國際先進的科學實驗櫃來建造大型實驗設施,是五百公斤級的科學實驗設施,相當於是一顆中型衛星的體量。

    據介紹,問天實驗艙部署了生命生態實驗櫃、生物技術實驗櫃、科學手套箱與低溫存儲櫃、變重力科學實驗櫃、艙外暴露試驗裝置等科學實驗設施。

    問天實驗艙將以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研究為主,在空間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微重力流體物理、空間材料科學等領域規劃部署了十個研究主題,已批覆立項四十多項科學項目,研究多種空間環境要素下的基本科學規律、機理,關注生命生長發育和人的健康,探索人類長期太空生存所面臨的一系列科學問題。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