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13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雜談)相重相輕
(西窗小語)美國不惜拆否決權台 追殺俄羅斯
(金漆皮毛)鄉 · 家 · 關
(心海魚書)通靈之術
(微泓集)斜陽冉冉春無極
(看風景的貓)有得着
(浮城煙火)晚讀
(快樂的牛角包)魯迅餐單
(筆雯集)洪邁出使金國受辱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5月10日星期六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8月8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微泓集)斜陽冉冉春無極

吳淑鈿

斜陽冉冉春無極

    和朋友聊起人生最後驛站的樂與悲,不由想起周邦彥的“斜陽冉冉春無極”。

    老境,是無法學習的。人在年輕時,永遠無法體會垂老的限制和心境,所以老人都是寂寞的。即使今天老年學成為學院的研究專業,不外教進入長者行列的學員如何自強不息,和培訓有意進入相關服務行業作發展的學員增進專業技能,好拿到專業資格。

    人所共知,多交結朋友、多發展興趣、多做運動和多參加群體活動是對長者迎來老境的一般忠告,會讓人心境年輕,勉勵他們擁抱生活,享受晚年。斜陽冉冉,霞光滿天,風景依舊。但每人個性不同,耄耋階段也不同,為了經營快樂晚年而刻意締造本來不適合自己的生活氛圍,也未必幸福。割捨則是個體的選擇、投入群體的相反路向,對資深長者有參考價值,這是偶然看到電視上山下英子的斷捨離而產生的想法。人生的最後階段,更熱鬧都見荒涼。親故相繼遠去,無人能獨壽其身,苦在別離。山下教人執拾房舍,其中的生活哲學,是藉舊物的捨棄,和自己的過去、和親人講再見,有死有生,然後重新感覺生活,“讓閉塞的人生恢復流動”。以為行到水窮處,清空心上的雜質之後,推窗,清風徐來。

    生命是不斷的堆積和失去。與其在堆積的舊物中翻尋存在感,不如從容捨之棄之,騰出呼吸空間,讓一路走來的當下的我,重新與自然連結,從而覺察自我,清風明月,迎接大化。春去也,而春也無極。要感受美好,必先得自由,清空才能獲致自由。我最欣賞年邁卻堅強的師母,老師去後,拒絕兒女赴美團聚的請求,寧可獨自在護養院中自由自在過最後的日子。她在傷別之後重新振作,閒時且寫寫好文章。

    怎樣迎來生命的良夜?不外從容豁出,放下都嫌費事。檢討太沉重,回顧也無必要,專注當下就夠了。夕陽無限好,管他近黃昏。

    吳淑鈿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