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識的一位外交官
有些人,因某種緣份,我和他會萍水相逢於一時;但緣份再續,則會遙遙無期。像我與曾任法國大使館文化參贊的蒲通先生。
二○○九年八月,我率兩個合唱團到法國尼奧爾參加藝術節。十九日下午五時,要到Usseau演出。上車不久,便有人說要接文化參贊。車子到了尼奧爾最熱鬧的地方附近時,我便見藝術節主席和蒲通參贊,還有一位年輕人在路旁等着。月初,我曾在榮札克另一藝術節開幕音樂會見過參贊並有過短暫談話的。一上車,參贊就與我握手;一坐下,便近切地向我詢問合唱團各方面的情形。我說有位同學腸胃不好,他即說法國飲食與我國有很大不同,吃冷、吃生,學生有病,要及時用藥,絕不要拖延。他又說,天氣很熱,法國沒有空調,我們的人很難頂得住,要吩咐學生多喝水,如有鬆動經費,要給學生買點水果……
一到Usseau小村子的教堂時,我便對大家言之:“蒲通參贊和他的年輕同事,不顧惡劣天氣,專程從巴黎坐火車來尼奧爾,為的是做我們的強大靠山”。參贊本打算演出後才在車上對我們說話的,但知道我們是兩人一組住在市民家,演出完會馬上讓市民分別接走時,他就站出來了。他鼓勵我們很好地向法國人宣傳中國音樂文化,特別在這樣的小村子,平時不大容易見到來自中國的音樂團體的小村子。參贊一再提醒我們要自尊自重,說不要出事,說如果你在家鄉出事,就只有家鄉知道(那時家鄉的互聯網尚未崛起);如在法國出事,就全世界都知道……
蒲通參贊坦陳己見,絕不徒托空言;其演講言簡意賅,又真實真誠!那是我第一次,在歐洲近距離地聆聽外交官發自內心的教誨,印象自然深刻。(二之一)
陳 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