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奏哥德堡
上周本欄乘今年的顧爾德生死周年紀念,提及他演奏的《哥德堡變奏曲》。無疑他對巴哈此曲的受注目度帶來重大的影響力,樂迷不單熱議他的演繹,來自不同音樂家的版本都不斷出現。有不少作曲家為不同獨奏樂器以至樂團來改編原曲,不難想像,演奏家聯乘原曲及改編版本自然衍生不少有趣演繹,而古典樂迷又喜歡比較版本,遇上未聽過的演奏,便會一聽究竟,故不少樂迷能通過《哥德堡變奏曲》來探求無窮的音樂趣味。
《哥德堡變奏曲》的錄音版本很多,要聽遍所有錄音並不容易,如同其他樂曲,也並非聽得越多越巴閉,也不能斷言某一個版本是最佳版本,猜想這方面就連巴哈也沒有把握。從我多年來聽過的錄音來說,認為有些版本特別值得欣賞:顧爾德前後兩次錄音室錄音分別很大,一九五五年的快版飛快,一九八一年一切都慢下來,各令人拍案叫絕,具有反覆細味的價值。朱曉玫像顧爾德般,選了哥德堡作為自己的首張唱片錄音,而她也不只一次錄這套曲,後來的演繹都不及第一次那麼情理兼備。
一直以來都很喜歡András Schiff,他擅長的流暢彈奏在其哥德堡錄音中發揮得很好,不造作,很耐聽。哥德堡本來就是古鍵琴曲,但我對古鍵琴的興趣一般,只有Céline Frisch的版本令我忍不住一聽到底,連綿緊湊如流水。
兼擅爵士樂的Dan Tepfer曾變奏這首變奏曲,整體沒有刻意為變而變的感覺,頗具啟發性。欲一嘗別樹一幟又不會令人感到標奇立異的哥德堡演繹,推薦Rosalyn Tureck及Murray Perahia的版本,他們各有本事將樂曲底裡細節展現出來,同時不失平衡,很妙。
李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