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C04版:藝海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史泰龍串道夫因財失義
Lady Gaga擔憂身體狀態
PSY“濕身Show”出意外
安娜德阿瑪絲古巴口音惹爭議
吳嘉偉:不忘初心
澳門綜藝播《人生第一次》
兒童音樂劇《航海奇緣》穗首演
壓逼下的飄零人生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8月2日 星期
 
3上一篇  
  放大 縮小 默认        

壓逼下的飄零人生

小 也


《投奔怒海》

    壓逼下的飄零人生

    ——《投奔怒海》四十年

    四十年前的一九八二年,精彩一年,當年獲提名香港金像獎最佳影片的有《投奔怒海》、《靚妹仔》、《殺出西營盤》、《烈火青春》及《敗家仔》,除《敗家仔》外,其餘四片皆是新浪潮作品,鬥得難分難解。結果是《投奔怒海》成為大贏家,獲得最佳影片、導演、劇本、新人及美術指導獎,成為許鞍華另一次事業高峰。

    人生飄零是許鞍華電影的一個重要母題,《投奔怒海》與之前的《胡越的故事》其實互相呼應,甚至相連。《投奔怒海》是發生在越南的故事,《胡越的故事》則發生在逃離越南後的漂泊經歷,構成動盪社會下的無處安心。許鞍華在當時新浪潮導演中最具廣闊視野,以越南的故事,描寫極權統治下的被壓逼的社會,人民逃亡後,也沒有好日子過。

    林子祥飾演日本攝影記者,前往統一後的越南拍攝照片,初時所見皆是美好,兒童歡欣笑臉,但慢慢看下去盡是虛假,社會滿是殘殺、壓逼、濫權,人民生活艱苦。他遇上馬斯晨一家人,從同情開始到協助她們逃亡,自己亦身陷火海。

    影片從林子祥的視點,看越南人民的悲苦,同時輔以馬斯晨的處境,展現越南人民在高壓下的感受。難得的是沒有大灑鹽花,格局平實,人情寫得細膩,氣氛沉壓悲悽,人物逐漸輻射到妓女母親、高級交際花、老幹部、逃亡青年等,各有戲份,各有人性,互相牽引,形成壓逼社會的眾生相。結尾在海上漂泊的定鏡,與《胡越的故事》最後鏡頭相同,主題突出,情懷無奈。

    《投奔怒海》以細格局展現宏大主題,以互助的人際關係來說明政權的強硬、人生的苦楚,題材從不過時。即使四十年後的今天,類似的新聞亦時有聽聞,極權下的苦難人生、逃亡後在海上等待救援的現實,猶如電影情景,影片不朽的價值正在於此。   

    lhaio@yahoo.com.hk

    小  也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