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5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西江科考獲階段成果
科考揭秘西江底棲生物世界
逾百五中華白海豚棲西江河口
抗疫音樂會逾六萬人次參與
珠航展百日倒計時啟動
婦聯贈畫謝採樣隊援澳抗疫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8月1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逾百五中華白海豚棲西江河口



跟蹤西江流域中華白海豚

    逾百五中華白海豚棲西江河口

    西江流域河口區河網水系複雜,鹹淡水交匯,水生生物資源豐富,棲息着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白海豚。摸清西江流域河口區中華白海豚的分佈與活動規律,成為此次科考的重要任務之一。

    構建白海豚識別庫

    隨着大灣區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人類生產、生活給西江流域河口區中華白海豚的生存環境帶來干擾。珠科院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共同制訂總體研究方案、技術路線與實施計劃,並組成科考項目組。自項目啟動以來,科考項目組共出海八個航次,通過目視觀測、輔以聲學探測及無人機跟蹤航拍等,對西江流域河口區中華白海豚開展系統的截線抽樣調查,截線觀測總距離累計超過一千二百公里,共目擊中華白海豚聚群六十八群次,其中覓食行為廿五群次,社交行為六群次,共識別出海豚個體超過一百五十頭。

    通過調查發現,中華白海豚群體主要分佈於西江幹流磨刀門、高欄島東北面、荷包島南面、崖門、大襟島周圍以及國華電廠港池口等河口近岸和島嶼周圍廿米水深以內的水域,以小群和中等聚群居多,平均聚群大小為六至七頭,包含幼年期、少年期、青年期和成年期等各年齡層次,整體以青年期個體為主。

    通過對中華白海豚背鰭特徵識別的個體活動軌跡來看,絕大部分中華白海豚活動範圍半徑在廿公里,最大不超過四十公里,顯示出較高的棲息地忠誠度。並發現中華白海豚喜好跟隨漁船覓食,對象主要為棘頭梅童魚、鳳鱭、斑鰶等河口性魚類。目前,科考項目組已初步掌握西江流域河口區中華白海豚的分佈位置、聚群大小、年齡結構、洄遊廊道和覓食行為等種群生物學基礎資料,並初步構建“西江河口中華白海豚個體識別庫”。除中華白海豚,科考項目組在跟蹤調查時還多次目擊到印太江豚聚群(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明晰浮游物種變化

    科考項目組還在西江流域河口區採集水生生物標本,累計採集水生生物標本一千八百三十四號,鑒定物種四百六十餘種,超額完成項目採集水生生物標本一千號、拍攝水生物影像三百張的預期指標。通過標本採集,積累大量河口區水生生物基礎數據,初步明晰河口區浮游生物物種的時空變化以及大型底棲動物和魚類的分佈情況。

    下一步,科考項目組將繼續深入挖掘河口區中華白海豚、水生生物的分佈格局及活動規律,探究中華白海豚種群、水生生物群落與水資源、水環境間的關係,進一步積累科學數據,為保護國家生物多樣性提供重要基礎支撐。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