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C04版:藝海 上一版3  
      本版標題導航
徐靈芝計劃創作女性劇
靈芝被《最佳禮物》感動
香港電影金曲音樂會穗奏響
《父子情》的寫實傳統
《幼稚園老師》澳門綜藝播映
澳門資訊播《古墓人偶之謎》
賓哥與籮霸低調完婚
基斯伊雲斯有意拍拖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7月19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父子情》的寫實傳統

小也


《父子情》

    《父子情》的寫實傳統

    ——從金像獎談到新浪潮

    第四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結束,各獎得主已成定局,無論坊間反應怎樣,金像獎與港片一起高低起伏,也是一種時代見證。首屆金像獎最佳影片《父子情》,是新浪潮的重要作品,亦反映金像獎初期評委的口味。

    香港電影新浪潮於七十年代末形成,整個浪潮歷時不長,到四十年前的一九八二年開始下滑,但仍有傑作問世,如《靚妹仔》、《殺出西營盤》、《烈火青春》等。而當年的首屆金像獎評委相當重視新浪潮,由方育平執導的《父子情》獲得最佳影片及最佳導演大獎;方育平是新浪潮才子之一,後來再憑《半邊人》與《美國心》奪得最佳導演獎,紀錄空前,可惜電影作品少,影藝生涯較短,不及同輩的徐克、許鞍華等。

    《父子情》反商業、反庸俗,以一個低下階層家庭作核心,父親育有四個女兒一個兒子,一直望子成龍。他對兒子特別嚴苛,奈何兒子不愛讀書,並結交壞朋友,構成“無仇不成父子”的故事。方育平繼承黑白粵語片時代的中國倫理傳統,加強現實描寫與親情筆觸,每一場戲均是上一代人的無奈寫照,引人共鳴。

    編劇落筆細膩,看《財叔》漫畫、木屋區大火、偷廁紙、妹妹收藏藤條免讓哥哥被打、怒剪頭髮等細節皆具生活實感;最後兒子長大,意識到全家人的犧牲,願意遵從父命出外留學;片末一個父子擁抱,體現了互相諒解的親情傳統。

    《父子情》取材現實、感人至深但不浮誇、不煽情,非常難得,表現了新浪潮的多元化,也是新浪潮的重要作品;作為香港電影金像獎首齣最佳影片,反映了當時評委們着重文藝片,注重新浪潮的角度。金像獎初期的最佳影片獎多頒予非主流或文藝作品,例如《投奔怒海》、《半邊人》、《似水流年》等,皆強調主題與寫實,與現時多是雅俗共賞作品相比,猶如兩個時代。

    lhaio@yahoo.com.hk

    小  也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