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如期通車打造黃金內灣奠基礎
深中通道沉管基槽完成開挖
【本報記者廣州一日電】廣東省交通集團發佈,隨着海上施工船舶的大抓斗將最後一斗疏浚物裝進駁船,經過四年,粵港澳大灣區超級工程深中通道沉管基槽昨日完成全部開挖工程,為深中通道二○二四年如期建成通車、助力大灣區發展及打造環珠江口一百公里“黃金內灣”奠定基礎。
深中通道是集“橋、島、隧、水下互通”於一體的世界級跨海集群工程。全長廿四公里,海底隧道長約六點八公里,其中沉管段長約五公里,由卅二個管節及一個最終接頭組成,是目前世界上最寬的海底沉管隧道。
地質複雜難度大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島隧工程管理部工程師劉曉鋒介紹,項目沉管隧道沉放安裝的首道工序,就是要處理隧道基槽。施工地處伶仃洋海域,具有地質條件複雜、挖砂坑區域成槽難度大等特點。基槽疏浚施工內容包括沉管隧道基槽粗挖、精挖、岩石處理、清淤及浮運航道疏浚等。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基槽施工由中交廣航局負責實施,從二○一八年七月沉管隧道基槽疏浚工程開工至今,建設者在深中通道東、西人工島之間挖出一條長約五公里,寬約三百三十米的深海基槽,並完成沉管浮運航道的開挖,截至目前已保障廿六節重達八萬噸沉管的安裝。
宛如豆腐中作業
沉管隧道基槽設計的最深處約為四十米,施工區的原始水深僅在三至五米,在淤泥層極深、地質複雜的情況下施工,就像是在一塊巨型“豆腐”中作業。建設團隊自主研發內地首艘具有定深平挖功能的抓斗式挖泥船“金雄”輪,其精挖控制系統由數十個與七台計算機連接的傳感器和監視器組成。憑借這套系統,“金雄”輪能夠利用十二米高、重達九十噸的巨型抓斗,克服自身重力、海浪、海流等多重影響,在三十米的海底,將基槽開挖精度控制在五十厘米以內。經過四年奮戰,深中通道的沉管基槽開挖工程全部完成,為最後六節沉管的浮運沉放創造先決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