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8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賀勉土生社群薪火相傳
家國歷史會探討參建深合區
婦聯頤康長者體驗調香
對症下藥助弱勢抗疫
基本法網上遊戲報名
水電工會訪八機構交流會務
媒體協除菌卡贈明愛
大灣區MaaS智慧出行服務落地
經民聯倡青年認識黨史
家國歷史會促完善建造業培訓
新聞特搜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21日星期一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7月1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對症下藥助弱勢抗疫

悅 鳴

    對症下藥助弱勢抗疫

    疫情防控升級,政府規定由六月二十九日至七月二日連續四天抗源自測,否則健康碼轉為黃碼;加上陽性個案大增,黃碼居民眾多。不少舊區長者、居民不懂抗源自測,部分不知何故被“黃”,求助無門,十分徬徨。

    疫情時代,獲取健康碼、網絡申報、行程記錄,無一不需智能手機與網絡數據,缺少手機和網絡幾乎寸步難行。但社區總有條件較差的一群,除了不諳手機操作,部分人手機沒有開啟數據,每次全民核檢,只能走進區內核檢站求助,由相關人員幫助預約,到時間再到場採樣。此外,工作人員更發現部分長者居民平日不上網,手機沒有流量,智能手機操作對他們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更甚者有長者沒有手機,也並非人人都有親友幫助。

    未能申報抗原自測或不知何故轉成黃碼的人士,深感無助。致電到衛生局熱線一直未能接通,形同虛設,一旦被賦予黃碼不能搭巴士、不許入街市和超市,真是“食都成問題”。對於防疫的種種安排和要求,這群弱勢確實難以達成,站點工作人員聽着他們訴苦,卻也愛莫能助。抗疫路長,黃碼人群不應被另類歧視,除了防控傳染的專業指引,他們亟需多些人性關顧,需要政府和民間團體加倍重視、共同努力。

    悅   鳴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