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展覽”與構建粵港澳大灣區美術的新形態(一)
自一九九七年香港和一九九九年澳門回歸祖國後,積極參與國家建設的“一帶一路”戰略佈局,本世紀初應運而生的粵港澳大灣區前景規劃,以及發展與助力“中葡經濟貿易平台”合作態勢,政治經濟的結構調整與文化藝術大融合的驅動力,鑄就不斷融入國家發展的新時期美術繁榮的生態景觀。
粵港澳大灣區包含港、澳和灣區內的十一個美術家協會群體,組織並活躍了美術創作、理論究、美育、展覽、交流,深化內地與港澳地區以及國際性間的文化藝術交流,各種重要的文化新政策的舉措相繼出台,美術家們更以擁有傳承中華民族優秀藝術,共建“文化灣區”精神家園為己任的歷史擔當。
一、 文化政策的導向價值
1.政策主導
國家對粵港澳大灣區的定義及建設規劃,在經濟意義上,珠三角製造業正逐漸步入轉型期,傳統的單純借助外力進行單一性商品生產的時代已然遠去,珠三角的製造業、服務業發展需要與港澳地區進行互聯互動,擴大發展和創造更多的優化機制模式日益成形。然而,港澳地區存在土地使用緊缺、人口密集、經濟整體結構趨於單一且發展緩慢,亦需通過與珠三角地區的合作及聯動,尋求更多的經濟發展空間。從社會意義上,粵港澳三地民眾同宗同源,民風習俗相似、語言相通,民間往來一直頻繁,大灣區的建設使得三地醫療、教育、生活等與民生有着緊密聯繫的專案內容一體化,使得三地居民共用經濟發展帶來的社會福利。以政治意義角度,大灣區城市群的建立並且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後,能有利於從宏觀角度及地區特徵層面,對粵港澳三地多中心城市的定位和分工進行協調。隨着“一國兩制”政策開始步入深水區,對大灣區城市群的建設能夠成為“一國兩制”下區域協同發展的世界樣本。
二○一七年,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於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推動內地與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發揮港澳獨特優勢,提升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同時,在香港簽署《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定》,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簽署儀式;這些均預示着粵港澳大灣區於國家戰略層面的成型。二○一九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更是對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與規劃有了更為詳實的要求,其不僅要成為內地與港澳地區深度合作的示範區域、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成為世界級城市群、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點。
顯然,粵港澳大灣區不同於其他經濟圈的高集中發展模式,具有多級共生、梯度發展、平等合作的特性,這也使得大灣區城市群可以形成共生互助的態勢,提供地方各級政府間深度協作的契機。這是地域差異的匯聚地,城市群以地方特色在大灣區內發揮做大作用,為國家發展提供新鮮血液,提供更多的發展和可能。大灣區建設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時,除經濟、社會外,藝術交流亦成為政策影響的一部分,在同為廣府文化滋養下的環境中,使得粵港澳地區交流往來向來緊密,藝術交流亦頗為頻繁。
以美術史視角,美術作品為民族、地域及國家精神展現的物化方式,於二十世紀初便是中國文藝工作者的重要內容,這種形式成為全國文藝工作的重心及戰略目標。黨的十八大以來,堅定文化自信、構建國家形象,以重大社會建設題材為中心的主題性美術創作為美術界焦點。一系列國家美術創作工程在拓寬主題性創作,以圖像敘事承載歷史、展現社會建設歷程於今天更有巨大的感召及影響力。
粵港澳大灣區的美術發展,在對國際視野、藝術理念及新藝術表現形式進行關注的同時,對灣區地域重大歷史事件和經典瞬間的藝術省思,亦是將大灣區作為具有中國文化特徵和背景納入整體國家發展的文化藝術建構中。
顧 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