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外新聞恐已失客觀性
二○一八年十月,古巴廣播辦公室OCB稱,美國著名商人慈善家索羅斯是二○○八年世界金融風暴的始作俑者,是個“有彈性道德又不信上帝的猶太人”。
得罪了猶太富豪,美國全球媒體署USAGM馬上進行內部調查,把涉事者停職,同時全面檢討美國經營的對外媒體的任務。結果報告出了這樣的闡釋:“成功的政治信息和現代營銷的一個基本規則,是要影響人群,你通常必須首先與他們建立同理心。”而OCB的廣播和帖文“在這方面做得遠遠不夠”,“他們應該尋求激起對整個古巴革命的公開反對和敵意”。報告建議採取一種更隱晦的手法,來達到更有效地影響古巴公眾輿論的目的。
特朗普政府把一個登記為“台灣說客”的人,來管理“自由亞洲電台”,引來記者的抨擊。他們說,由這個人來管理,電台的聲譽已受損;“美國之音”的員工寫過一封信給USAGM,指下令廣播國務卿蓬佩奧的演講,是“企圖進行宣傳活動”。
查實美國經營的新聞網絡,一直是美國外交戰線上的一件武器。俄烏戰爭發生前,美國全面封殺俄羅斯在美國的國際新聞頻道;德國緊跟,去年底開始停止俄羅斯的德語廣播頻道,沒收別人的輿論武器,擴大自己的攻勢:“美國之音”最近增加東歐廣播服務,首次委任“美國之音”台的東歐負責人。理由是與俄羅斯的關係緊張,同時應對俄羅斯與中國在整個東歐地區的影響力。
雖然美國的言論自由法可以保護記者,但一些反戰活動家和進步派批評人士擔心,由政府來資助媒體,與國際對手競爭,會使美國的海外新聞失去客觀性,至低限度失去客觀性外衣。
(美撥款五億予新聞機關,炮製唱衰中國新聞 · 三)
沈 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