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12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雜談)出生率下降或與生育觀念有關
瑜伽女神
(老陳尋味天下)鵝汁撈麵
(山谷小島通信舍)繪本裡關於戰爭的質問
(四方聽音)Tape
(衆藝館)古天農
(時光迴輪)猴子的一天
(胭脂齋)傳播的雙刃
(賭城單身女子周記)魔鬼的禮物
(筆雯集)張養浩現身說法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6月26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賭城單身女子周記)魔鬼的禮物

卡 比

魔鬼的禮物

    普丁說白了,就是起司澆肉汁馬鈴薯條,發明者不是甚麼頂級名廚,而是卡車司機。

    話說上世紀五十年代,一名司機在加拿大法語區魁北克的餐館吃飯時,請店主將桌上的小塊乳酪與他剛點的薯條混在一起。店主無奈地用法語說道:“Ça va faire une maudite poutine.(那要弄得一團糟啊)”。後來,人們就把這道“一團糟”的食物,命名為“普丁”(Poutine),在法式俚語中有“混合,雜燴”的意思。

    魁北克菜有着農家菜的豪邁,但作為法語區,這裡的菜式亦不失傳統法式料理的濃郁細緻,尤其講究醬汁,普丁正是魁北克菜的代表之一。在酥脆的炸薯條上面,放一堆新鮮的軟奶酪(cheese curd),再澆上滾燙的肉汁(gravy)。薯條被肉汁略為軟化,脆中帶綿,奶酪融化後更是充滿拉絲效果,像高潮迭起的交響樂,吃起來充滿罪惡的快感。

    既罪惡又滿足,似乎是餐飲心理學中最值得探討的悖論,如士林夜巿的炸雞排和基隆廟口的營養三明治。又如法國菜愛用的黑松露,曾因其黝黑外形和誘人香氣,在中世紀被視為“魔鬼的化身”,後來卻華麗轉身成“餐桌上的黑鑽石”。

    二十一世紀的普丁,肉汁奶酪橫陳,看來像狗大便,吃起來卻是人間美味,高熱量高膽固醇高反式脂肪,健身教練看到都嚇掉下巴,普丁才是表裡如一的“魔鬼的禮物”。

    加拿大人對於普丁,似乎沒有太多道德包袱,甚至隆而重之舉辦節慶。普丁種類繁多,肉汁各有秘方,也歡迎客人自由組合配搭,上至高級餐廳,下至快餐店小酒吧,它都如影隨形。

    (拉絲藥膳 · 二)

    卡    比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