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02版:要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英德逾百師生被困數天
渝山體滑塌五失聯
粵龍舟水結束高溫“接盤”
京增兩本土感染者
華:醫療廢棄物獲妥善處置
蔚來測試車墜樓兩死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13日星期日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6月24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華:醫療廢棄物獲妥善處置

    外媒妄稱中國核檢釀“環保危機”

    華:醫療廢棄物獲妥善處置

    【本報訊】據《環球時報》二十三日報道:近日有外媒報道稱,中國開展的大規模常態化核酸檢測“正在造成一場生態危機”——大量包括棉簽在內的醫療廢棄物的產生,存在“處置不當”的風險,這會給環境和民眾的健康“構成威脅”。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二十三日表示,我國的醫療廢棄物常規和應急處置能力,完全可以滿足包括核酸檢測廢棄物在內的醫療廢棄物的處理需求。當前,所有的醫療廢棄物均已得到妥善處置,基本做到了日產日清。

    外媒妄責中國防疫

    “身着防護服的醫務工作者每天用塑料棉簽戳進數百萬人的喉嚨,這導致垃圾箱裡堆滿了醫療廢棄物,這已成為‘動態清零’總方針給環境和經濟造成的新負擔。”法新社等外媒近日輪番從一個“清奇”的角度對我國的防疫政策妄加指責。

    法新社在報道中稱,新冠疫情日常造成的醫療廢物數量之多,在人類歷史上幾乎是前所未見,而大規模常態化核酸檢測又會帶來新的挑戰,目前中國每天會新增幾十例新冠感染者,而陽性病例的增加會附帶產生一些被感染的檢測試劑盒、口罩和個人防護裝備。“如果處理不當,這些醫療廢棄物會污染土壤和水道,對環境和人們健康構成威脅。”

    報道還對中國醫療廢棄物處置能力提出質疑,稱中國廣大的農村地區醫療廢棄物處置系統一直“不堪重負”。而醫療廢棄物的激增極有可能會促使一些地方政府對醫療廢棄物“處置不當”,例如將醫療廢棄物“直接倒在臨時的垃圾填埋場”。

    在二十三日上午舉行的生態環境部發佈會上,生態環境部發言人劉友賓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對中國目前的醫療廢棄物的處置能力進行了系統的介紹,以回應相關質疑。

    劉友賓表示,生態環境部高度重視醫療機構和設施的環境監管和服務工作。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生態環境部聯合有關部門出台了多個加強醫療廢棄物處置能力建設、監管工作的文件及相關的技術規範,大力提升醫療廢棄物的處置能力和監管水平。

    基本做到日產日清

    “同時生態環境部還指導、督促嚴格落實醫療機構和設施環境監管服務全覆蓋,醫療廢棄物及時、有效收集和處理、處置。實現了醫療機構及設施環境監管和服務百分之一百全覆蓋,醫療廢物、醫療廢水及時有效收集轉運和處理處置百分之一百全落實‘兩個百分之一百’的總要求。各地也加快了醫療廢棄物處置能力的建設,處置能力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劉友賓說。

    劉友賓則進一步介紹稱,“從近期我們調度的情況來看,全國疫情中高風險地區醫療廢棄物處理情況總體平穩有序。近三個月以來,全國涉及疫情中高風險地區的市州和直轄市醫療廢棄物處理設施的日負荷率均低於百分之九十以下,其中百分之九十七的地區低於百分之八十,百分之六十六的地區低於百分之五十,所有醫療廢棄物均得到妥善處置,基本做到了日產日清。”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