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C08版:視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鯤島與蓮花的相遇
[日]日下部鳴鶴東作
展廳裏的鐵皮屋
集中營的五百棵樹
成長的關鍵詞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6月14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展廳裏的鐵皮屋

河 山


花園棚 伯納德 · 泊哲

    展廳裏的鐵皮屋

    伯納德 · 泊哲(Bernard Pagès,1940-),法國當代著名雕塑家,“支撐——表面”(Support-Surface)運動的發起人之一。在尼斯的新現實主義展覽後,泊哲放棄了傳統的繪畫和雕塑技法,這次藝術革新運動對他的啟發使他獲得了更大的創作自由,一九六九年的《原木和磚堆》勾起了他對原始材料特性的興趣,他對常見的自然材料,或工業廢料製作雕塑,如磚頭、木頭、瓷磚、石塊、礫石、管道等,以非正統的雕塑材料對造型進行研究,經過藝術處理,發展出他自己獨特的創作方式。從一九七○年開始,裝置藝術傾向於雕塑的激化和摒棄底座的方向發展,泊哲的作品混合多種材料,加上他與克勞德 · 維亞拉特(Claude Viallat)的友誼,使他更接近當時前衛的年輕藝術家,他們對繪畫表面進行解構,並預示着“支撐——表面”運動的出現。泊哲多按照材料的歸納和分類來命名作品,創作了《庫存》、《命名法》、《枚舉》等作品。隨着時間的推移,他的創作朝着越來越豐富多彩和巴洛克風格的作品發展,越來越接近建築。他製造金屬組件,將鐵罐和鐵支組裝在一起,並用石頭和磚石建造柱子。他的大型作品,不論公共或私人委託,都與它們所在的自然或城市景觀相呼應,同時,泊哲從沒停止創作獨立作品。

    《花園棚》是伯納德 · 泊哲的代表作品,收藏於龐比度現代藝術中心,由波浪紋鐵皮製成的小屋,整個放置在展廳裡,伴隨着六張數碼照片,根據作者說:“這是一個安排,但在景觀尺度上。”憑借“支撐——表面”的多個創作概念,泊哲靈活地運用當中的許多原則,他忽略材料的貴重或廉價之別,充分利用物料之間的層次結構,更發揮出日常元素的自發創造,在他的系列安排中,可見他的匠心獨運。如照片所示,《花園棚》已在戶外多次展出,最常見的是在大自然中,它跟展出現場環境融合,就像一個自然景觀,但又顯示出藝術作品的特性,一種藝術對大自然的介入,體現出人工與自然的對比。然而在龐比度現代藝術中心的展廳裏,這件作品顯示出另一種意義——對藝術的詰問。《花園棚》結合了泊哲創作方法的兩個基本特徵:對雕塑未來的概念關注和工藝的持久性。就如泊哲對自己作品的闡述:“當時對我來說重要的是這些排列發生在傳統實踐中,也就是說它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我用日常生活的材料:磚頭和原木,我沒有做奇怪的東西,也沒有發明任何東西,這是對它們的用途和組合可能性的觀察。”

    河    山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