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7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文遺嘉年華推廣保護遺產
創意化妝造型賽育行業新血
創意無限
粵非遺“盛宴”宣保護遺產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16日星期三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6月12日 星期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文遺嘉年華推廣保護遺產



嘉賓主持活動開幕式


大炮台花園今日續設多個攤位和工作坊


當局冀透過活動推廣文化傳承

    遊戲攤位工作坊展現澳多元共融文化

    文遺嘉年華推廣保護遺產

    【本報消息】為響應“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向公眾傳遞“文化遺產,共護共享”的訊息,文化局今日繼續假大炮台花園及澳門博物館舉辦“二○二二年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嘉年華”,現場設多個以文化遺產為主題的遊戲攤位及非遺體驗工作坊,包括八音鑼鼓、涼茶配製、龍鬚糖、杏仁餅、唐餅、舞獅、詠春拳、太極拳、蔡李佛拳、葡萄牙土風舞等,讓公眾現場觀摩和體驗文化精髓。

    增強文遺保護意識

    嘉年華開幕式昨日下午三時假澳門博物館舉行,文化局長梁惠敏、中聯辦宣文部副部長殷汝濤、旅遊局長文綺華、海事及水務局長代表薛啟善,文遺委代表胡祖杰,以及多名非遺項目傳習群體代表和文遺委等出席。

    梁惠敏致詞稱,文化局多年來積極響應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透過舉辦觀眾喜聞樂見的活動,傳遞“文化遺產,共護共享”的訊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的設立有着深厚的意義,旨在營造保護文化遺產的良好氛圍,增強全社會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今年,首度在大炮台花園舉辦“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嘉年華”,集結文化遺產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展示及體驗攤位,透過遊戲、工作坊、技藝展示等形式,讓公眾和旅客能逐步了解文化遺產的內涵,共同感受澳門的多元文化共融,以生動有趣形式呈現文遺與非遺的普世價值。期望未來,繼續透過傳播澳門文化遺產的魅力,不斷提升公眾保護文化遺產的意識。

    集印花換禮品吸引

    同場,舉行“二○二一年兒童導賞員實踐計劃”頒獎禮,向該計劃共廿二名完成培訓課程成為兒童導賞員的學員頒發證書和襟章,並向三名卓越表現學生頒獎,以示嘉許。

    “二○二二年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嘉年華”今日上午十一時至下午五時半繼續在大炮台花園及澳門博物館舉行,同場設有“集印花換禮品”活動,公眾參與攤位遊戲或非遺體驗即可獲得印花換取禮品,禮品數量有限,送完即止。此外,東望洋燈塔繼續於今天上午十時至下午五時半開放予公眾參觀;澳門博物館亦於今日續向公眾免費開放,開放時間為上午十時至下午六時(下午五時半停止入場);多個文物景點亦設有導賞服務。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