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10版:經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內地商務簽放鬆 助推會展+旅遊
IATA冀中國按步伐開放旅遊
內地客運量十八年居全球前兩位
短片賽助青年加深認識深合區
汎澳青商講座 助企疫下發展
(一家之言)多措並舉 穩就業助企存續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14日星期一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6月12日 星期
 
3上一篇  
  放大 縮小 默认        

(一家之言)多措並舉 穩就業助企存續

春 耕

    多措並舉  穩就業助企存續

    疫情陰霾未退,訪澳客量不足,成為本澳復甦的最大阻力。博彩業、旅遊業欠缺應有的活力,從業人員“飯碗”難保,失業率尚未見頂,就業環境成為市場熱話。倘疫情影響繼續發酵,後續變化及影響將難以估計,需做好估評工作來應對多變的環境。

    疫下本澳失業率進一步攀升,雖然政府強調會密切留意就業情況,並已多次推出措施保就業、穩經濟,密密出招,保住失業率未有一下子大幅攀升。然而,相關政策措施僅是疫下巿場降溫的“特效藥”,在經濟形勢未容樂觀的前提下,企業營商環境短期難改善,“特效藥”或僅能暫時止痛。待藥力消散後,諸如企業存續、打工仔“飯碗”危危乎等的問題,仍舊困擾企業及社會。

    當前失業率易升難跌,除了與疫情有關,不同行業自身變化,也有關鍵影響。例如衛星場的去留,在過去數月已成市場的焦點,因這不僅只反映一個行業的興衰,更牽一髮動全身。尤其多年來依附衛星場而風生水起的商圈店市,一旦衛星場撤離,商圈眾多行業商舖將因客流量大減,生意更難做而“冇得留低”,牽涉不同行業僱員的生計,由此衍生的社會問題更不容忽視。

    更壞的情況是,市場冷風猛吹,不排除陸續會有其他行業傳出退場或易手的消息,包括酒店、餐飲、零售等,牽涉更多從業員,甚至引發金融信貸範疇的連鎖反應,“殺傷力”可能更大。

    疫下不確定因素多,就業巿場氣氛緊張,政府除繼續透過與團體合作,提升職業配對成效;更可因應社會需求增設不同行業的帶津培訓,以提升從業員技能,或助有意轉工的打工仔順利過渡。

    另一方面,政府亦應適時推出新政策,保穩企業。由於企業存活與否,直接影響就業巿場,未來應思考如何穩住企業經營耐力,嘗試把資源更好地用於扶持企業身上,保大救小,盡最大努力推動經濟走向復甦,令巿場看到復甦曙光,才可重塑企業經營信心。

    春  耕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