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06版:圖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中國元素為莎翁故里增色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10日星期四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6月12日 星期
 
  放大 縮小 默认        

中國元素為莎翁故里增色

新華社 圖 / 文


在斯特拉特福的莎士比亞和湯顯祖青銅塑像


在斯特拉特福的牡丹亭


牡丹亭上的對聯


遊客在莎士比亞故居享受悠閒時光


人們從莎士比亞故居前走過

    中國元素為莎翁故里增色

    在英國文學巨匠莎士比亞誕辰四百五十八周年之際,莎翁故里、英格蘭埃文河畔小鎮斯特拉特福熱鬧起來,不少人來到這裡追尋莎翁足跡,也有人在莎翁故居一座莎士比亞和中國明代文學家、戲劇家湯顯祖並排站立的塑像前駐足,感受中西方文化互鑒。

    這座青銅塑像二○一七年建成,塑造了手執毛筆的湯顯祖和手握鵝毛筆的莎士比亞的形象。

    莎士比亞出生地基金會研究部門主管、英國伯明翰大學莎士比亞研究所榮譽研究員埃德蒙森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不少來到莎士比亞出生地的遊客被這座塑像吸引,仔細閱讀上面的文字,細細品味這兩位文學巨匠的關聯。

    湯顯祖和莎士比亞是同時期文豪,都於一六一六年逝世。在埃德蒙森看來,這兩人各自以流芳百世的經典作品,對東西方文學產生了深遠影響。

    在距莎士比亞出生地約十分鐘步行路程的地方,一座牡丹亭二○一九年在斯特拉特福的街心花園內“安家”,有古樹、綠地為伴。這座中式六角亭依託湯顯祖代表作《牡丹亭》建築,佔地十平方米、高六米,造型優美,飛檐翹角,亭上除了“牡丹亭”三字,還有一副對聯——“湯翁妙曲傳中外,四夢真情貫古今”。

    小鎮居民凱瑟琳是莎士比亞愛好者。她說,有關湯顯祖的塑像以及牡丹亭等中國元素為小鎮增色不少。

    埃德蒙森說,他讚賞中方在過去十年間為推動中英文化交流所作努力。他還對幾年前中國演員來到莎翁故里表演湯顯祖作品片段的場景以及在上海觀看中國戲曲演員出演莎士比亞劇目《理查三世》的情景記憶猶新。

    埃德蒙森回憶,他曾在訪問中國期間參加了文學交流會議,與一些中方學者建立了良好聯繫,此後還多次參與莎士比亞學者和中國文學學者之間的跨文化對話。

    新華社 圖 /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