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7版:澳聞/特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童玩遊藝會培養和諧家庭關係
童樂無窮
卅澳珠親子家庭探索海洋生態
熄燈一小時宣傳環保節能
科學館教師培訓 推動青少年科普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16日星期三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6月6日 星期
 
3上一篇  
  放大 縮小 默认        

科學館教師培訓 推動青少年科普



科學館應蓮峰普濟學校邀請為該校老師提供教學


科學館的教師培訓,有助進一步推動科普教育。

    科學館教師培訓 推動青少年科普

    澳門科學館秉持推動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宗旨,除了走在一線接觸青少年之外,同時從不同角度切入,全面支援青少年的成長。學校作為學生的主要學習場所,然而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如何將最新的科學潮流帶入學校呢?抱着這個疑問,科學館除了開展館校合作計劃之外,同時着墨於教師層面的培訓,希望通過提高一線教師的教學水平,完善教學內容,從而達到推動青少年科普教育的目標。

    協助學校設計課程

    教師培訓分為兩個類型,第一類通過和教青局合作,開展教學人員專業發展培訓課程,教師需要根據相關的安排修讀課程。第二類是相對彈性,例如和館校合作相配套的館校培訓、針對教學設施、工具所作出的針對性培訓,或者館方根據需要自行開設的課程等。

    在設計培訓內容時,館方會出於數個方面考慮,除了按照教青局所制定的基本學歷要求,詳細劃分不同年級,按照其所對應的教學標準開設課程外,還會開設一些多媒體製作、編程等課程。另外亦會跟隨社會脈動,開設一些貼近社會的課程,如環保主題、科學史、性教育等。館方期望教師能夠通過培訓,拓展教學手段、優化教學內容、提升整體的教育質素。

    在教與學之間,並非一味的灌輸,教學相長的道理應用在老師與學生之間,同時也在科學館開設的教師培訓中有所彰顯。教師培訓課程是雙向的,教師能夠通過課程掌握技能,館方亦能通過培訓,和一線的教育工作者進行交流,充分了解當前的教育情況以及需要,針對性的為學校、教師開設課程,以解學校所急、教育所需。

    啟蒙學生科學視野

    陳頌然老師在蓮峰普濟小學執教至今已經二十多年,陪伴了許多學生的成長。任教電腦科目的他,除了日常的課程,也肩負着學生的科普培訓教育,他亦是科學館教師培訓課程的忠實“粉絲”,幾乎大大小小相關的培訓課程都有報名,獲入選修讀的機率也有七成。

    作為老師,站在三尺講台之上,就意味着要對學生的成長負責,作為科學科的老師,讓學生了解最新的科學發展,有助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也在學生幼小心靈中播下科學的種子,以期來日能夠茁壯成長,走入科學的殿堂。

    陳頌然坦言,在學校任教二十多年,接收外界訊息的渠道相對有限,而他更是文科出身,除了通過在日常中的不斷學習,還需要一個“引路人”,科學館開設的教師培訓,通過修讀培訓課程能夠拓展自己的科學視野,學習更多新知識,從而在為學生設計教學內容中,也能學以致用。

    構建館校溝通平台

    他認為,通過修讀科學館開設的教師培訓課程,能夠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同時掌握當前科技發展的趨勢,接觸新興事物,例如無人機、機器人編程等。網絡世界的發展,在他任教的二十多年裡可謂是滄海桑田,計算機技術逐漸成為影響社會的重大因素,通過修讀相關的課程,他亦能跟緊科技發展,適時補充自己的教學內容,令學生能夠對科學世界有着清晰的認知。

    教師培訓課程除了其本身的教學之外,亦打造出老師與科學館之間的溝通平台,他指出,通過課程能夠加強自己與館方的溝通,例如修讀課程後,如果缺乏相應的教學設施,亦可以向館方租借,館方也會針對內容作出建議,讓他能夠根據學生的進度調整教學內容。

    在科普教學中,學校以及澳門科學館相互聯動,互相起到配合及補充的作用,在雙方攜手之下,共同完善科普教育,培養孩子們崇尚科學、尊重科學、探索科學的世界觀。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