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10版:體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拿度摒莫迪三百勝
莎卡莉不敵梅祖娃
摩旅騎行滇藏宣澳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5月27日 星期
 
3上一篇  
  放大 縮小 默认        

摩旅騎行滇藏宣澳

劉孟恆


途中面對不同路況的挑戰


首部澳門車牌電單車駛進拉薩


色季拉山口


摩旅能享受非一般的體驗


摩旅大軍有序前行


抵達海拔逾五千米的東達山

    摩旅騎行滇藏宣澳

    本澳踏足過西藏、拉薩旅遊的人不少,大多數人會乘搭飛機、火車到周邊再乘車入藏,以自駕方式由珠海出發,算是既另類又獨特的新體驗。澳門摩托車活動聯會策劃“滇藏騎行”摩旅活動在上月底一行十三人,駕駛電單車由三鄉出發,穿州過省騎行逾四千公里,途經“此生必駕”的318國道,經歷高山低谷,嘗盡四季,期望藉此推動澳門的“摩旅文化”,讓更多人參與,享受沿途風景及箇中樂趣,並宣傳澳門。

    小城澳門平日很多人以電單車代步,穿梭大街小巷,但有否想過揸兩個轆去西藏?一七年由一班志同道合人士成立的澳門摩托車活動聯會,在四月廿六至五月八日舉辦“滇藏騎行”摩旅活動,一行十三人由三鄉出發,經廣西百色、雲南昆明、大理、麗江、香格里拉進入西藏,再經“此生必駕”的318國道,經芒康、八宿、波密、林芝到達拉薩,十三天的摩托之旅騎行超過四千公里。

    摩托入藏籌備半年

    澳門摩托車活動聯會成立五年來,組織會員到過不少地方“摩旅”,東南亞的泰國、日本、台灣,遠至歐洲的芬蘭及冰島均有其足跡,累積不少摩旅騎行經驗。不過這次“滇藏騎行”之旅要攀越不少高山,西藏亦位處高海拔,大部分人都是首次踏足西藏,理事長黃志順透露為此次旅程籌備了半年。這次摩旅大軍共有十部重型摩托車及一部支援車,最重要有一個對內地摩旅非常熟悉的騎行官領航;活動成員有老有嫩,由廿一歲的大學生到七十多歲的長者都有,證明摩旅可以老少咸宜。

    翻山越谷排除萬難

    此次旅程對體能要求較高,沿途經過瀾滄江、金沙江、怒江、帕薩藏布江、額公藏布江,跨過白馬雪山、梅里雪山、覺巴山、東達山、業拉山、色季拉山及米拉山等多座海拔超過四千甚至五千米的高山,盡量少走高速公路而選擇在國道騎行,更能欣賞及細味沿途風光。旅途中除經歷高山低谷,亦嘗盡零下四度至三十多度的四季溫差,艷陽天、大雨及風雪一一飽嘗,部分成員亦出現高山反應,但最終排除萬難,一行成功抵達拉薩。

    天氣路況變化極端

    選擇在上月底出發,黃志順透露有“計過度過”,目的就是希望嘗盡不同的天氣的變化,一嘗風雪中騎行的體驗及欣賞雪景。澳門資深體育人鄭國恆亦是團員之一,他與黃志順均對此次旅程感受甚深,因旅途中有太多不可預計的因素,如天氣、路況(泥石流等)變化,還要時刻留意疫情,或需更改路線,是一次深刻的體驗。

    掛澳車牌宣傳澳門

    是次十輛摩托車中,其中兩部是由澳門出發,掛着澳門車牌,沿途吸引不少人的目光,在拉薩亦有不少人圍觀,讚嘆團隊騎行逾四千公里的毅力。黃志順相信,應屬首次有澳門車牌的摩托車踏足西藏,不少當地居民詢問有關澳門的事,團員亦不忘宣傳澳門。

    黃志順指出,摩旅的好處可因應不同情況,靈活改變路線,甚至改變目的地。目前內地的摩旅已非常成熟,隨着基建不斷發展,基本九成半以上的道路都是鋪裝路面,路況良好;加上資訊科技發達,解決了“摩旅”的導航及通訊等難題,令內地近年的摩旅以爆炸式增長,但對澳門人仍是新鮮事,希望能進一步推動澳門的“摩旅文化”,並藉旅遊宣傳澳門。

    摩旅文化門檻親民

    他指日前該會會員已有一百多人,且不斷增加,期望透過組織不同的路線及活動,以老帶新將摩旅文化傳承。摩托旅行雖屬自駕遊,但黃志順強調為團員安全起見,每次出團都要有規有矩,對團隊精神要求較高。

    不少人擔心進行摩托車旅行門檻高,至少需有一部馬力較大的摩托車。黃志順指該會目前已有十多部摩托車,每次出團可供會員租用,其實入門門檻相當親民,只要持有內地的摩托車駕照,隨時可以起行;亦可安排會員到珠海的駕駛場訓練,熟習駕駛較大型車輛,便可玩得更放心。

    澳門摩托車活動聯會已開始策劃下次騎行活動,計劃在十月由北京駕車前往新疆,藉此慶祝國慶,歡迎志同道合者參與。

    本報記者   劉孟恆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