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以合謀維持猶太國人口結構
一九九○年,美國開始實施每年只容納五萬蘇聯人入境的措施。一九九一年,儘管爆發了第一次海灣戰爭(美國為首的北約國為了懲罰伊拉克侵略科威特,發動針對伊拉克、解放科威特之戰),中東地區局勢緊張,移居以色列的蘇猶,竟高達二十萬。
以色列要美國落閘減收蘇猶,間接迫他們去以色列,目的是要改變國內的猶太人與阿拉伯人的人口比例。其時以色列總人口還不到四百萬。
以色列立國時開宗明義,要建立一個純粹猶太人的國度。要有足夠的猶太人口,以色列才能維持猶太人國家的立國原旨。其立國所在地巴勒斯坦有大量阿拉伯人,當年的英國殖民統治者,面對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在這塊土地上衝突不斷,不勝其擾,同意猶太人在此建立以色列國,然後拉隊走人。中東幾十年亂局的始作俑者,正是英國。
以色列在巴勒斯坦的立國戰爭和其後的多場以阿戰爭,都以以色列獲勝告終。儘管經歷多場戰爭與驅趕,以色列及巴勒斯坦佔領土內的阿拉伯人口雖然減少了許多,但仍佔相當數量。阿拉伯人多生多育,有可能改變猶太國的人口結構,然後通過選舉正式奪權。這正是以色列為何只佔領約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土地,並大建猶太殖民村,卻不容納這些土地上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口成以色列公民的底因。
以色列憲法規定,全球猶太裔人都有“回歸故土”移居以色列(巴勒斯坦地區)的權利。但它拒絕承認被趕走的阿拉伯人,有回歸巴勒斯坦故土的權利。所以,不斷補充猶太人口,阻遏阿拉伯人口增長(打壓巴人的民生經濟,迫使有能力巴人外移),是以色列國家政策的重中之重。
(當美國小弟還是老闆?英國VS以色列 · 十三)
沈 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