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去的那時
與舊同學聊到小學年代,似乎很遙遠,遠去的不僅僅是歲月,而是某種難以復再的、人與人之間的簡樸情懷。那時老師安排課餘“好人好事”任務,小組在下課後便留意,或扶老婆婆過馬路,或看到拉着大板車的大叔,就跑去幫忙推一把。那時老師也經常家訪,還了解做好事的情況。
老同學仍笑我當年一件冒失事,忍俊不禁。某天下午在放學的路上,大家一言一語的商議做好事計劃。快到家了,遠看鄰居老伯(姚師傅)肩膀挑着沉沉的兩籮東西,走得甚吃力。顯身手的機會來了,我們在寬闊的行人道上急步追趕,大概用了愚公移山的力氣,使勁地幫忙抬高後面的籮……結果呢,老人家“哎呦哎呦”的被嚇着,前面的籮失衡墜地。我們驚魂未定,姚師傅是老實人,還樂呵呵地稱讚我們。那事成為鄰居和同學的“佳話”。自此我思考“平衡”之重要,後來物理老師講“作用力”和“作用點”理論,我更有體會。
那時較重視培養學生樂於助人的素養,及互相信任的社會氛圍。那時的父母就很安心讓小學生在街頭巷尾奔跑,不擔心拐帶,也不怕日曬,更無懼黑雨。
世界在文明進步,環境在變,現在善良人往往因好心幫人而中伏,甚至招惹麻煩,屢見不鮮。小孩被拐騙也不時發生,家長更生怕兒女受任何損傷。一位在幼稚園工作的朋友說,有次家長接寶貝回家後發現襪子內外反着穿了,就立馬投訴她,且振振有詞,朋友哪敢理論。
最近有段視頻,老師讀一篇上世紀七十年代的舊文:下雨天,路上一女士抱着孩子、掛着手包,隨後有一男士上前遞雨傘,並將小孩抱過來。老師問學生想到什麼?孩子們踴躍回答:拐子佬、搶掛包、貪圖美色、是她丈夫吧。老師讀下去:那人是雷鋒。
遨 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