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3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鏡湖護院遷入離島綜合體
粵全面取消港澳人就業許可
論壇研發揮青年教師力量
講者:新媒體教學應對疫情
消費考察獎勵計劃揭曉
非遺“泥人張”彩塑論集首發
關曉泉詩攝影展憶小城趣事
《澳門色相》反思街拍文化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16日星期三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5月15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粵全面取消港澳人就業許可



港澳人士可在廣東購社保

    同享就業創業扶持政策服務

    粵全面取消港澳人就業許可

    【本報記者廣州十四日電】廣東省發改委最近公佈,港澳居民在民生領域市民待遇全面落實。在就業方面,全面取消港澳人員在粵就業的許可,港澳居民可以同等享受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和服務,目前全省納入就業登記管理港澳居民超過八萬人。

    第一着力推進“灣區通”工程,粵港澳三地規則銜接、機制對接深化,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加快形成。“灣區通”不同於“硬聯通”,即現代化交通基礎設施的聯通,軟聯通主要是規則銜接、機制對接,推動建設國際化法治化市場化的營商規則。

    一是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廣東在CEPA框架下對港澳實施更短的負面清單,基本實現與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港澳企業在法律、會計、建築等領域投資營商享受國民待遇。港澳企業商事登記實現“一網通辦”,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一個工作日。

    二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有序推進。“深港通”、債券“南向通”、“跨境理財通”等措施落地實施,拓展銀聯港澳版“雲閃付”APP等移動支付應用場景,大灣區居民享受跨境金融服務更便利。

    三是職業資格認可、標準銜接範圍持續拓展。廣東推動制訂首批“灣區標準”清單,涵蓋食品、粵菜等廿三個領域、七十項標準。貿易、營商環境、職業資格方面通過規則銜接、機制對接能夠讓粵港澳大灣區,特別讓廣東珠三角成為港澳各行業人士就業、創業、生活的良好聚居地以及新空間。廣東在醫師、教師、導遊等八個領域單邊認可帶動雙向互認,目前有三千多名港澳專業人士獲內地註冊執業資格。

    其次是着力推進民生合作,港澳居民到廣東生活和發展更便利,粵港澳大灣區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加快形成。

    一是港澳居民在民生領域的市民待遇得到全面落實。在教育方面,港澳居民及其隨遷子女同等享受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階段教育以及參加中高考的政策落地實施。在醫療衛生方面,“港澳藥械通”試點實施,大灣區內地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可按規定使用已在港澳上市的藥品和醫療器械。

    三千四港澳青在崗

    二是更多港澳青年來粵就業創業。在創業方面,廣東建成“1+12+N”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孵化基地體系,累計有超過兩千三百孵化港澳項目、吸納三千四百多名港澳青年就業。

    社保方面“灣區社保通”政策落地,截至去年底,港澳居民在廣東參加養老、失業、工傷保險累計廿七萬九千多人次。在居住方面,便利港澳居民在大灣區內地購房政策落地,豁免提供證明且可按規定使用港澳銀行跨境按揭購房。

    就業方面,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港澳居民政策落實落地,累計超一千人次港澳居民報考,首批考取港澳居民已聘用到崗。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