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得返自然
現代社會是一絲不苟的,城市在嚴密的規劃中誕生,混凝土住宅成了我們安居的巢穴。文明、知識、科技、工業,似乎誰也離不開誰,人們習慣了頭腦的思考,用理性的戒尺度量周遭的一切。漸漸地,都市人距離大自然越來越遠,手中的事務怎麼也忙不完,難得偷閒,也傾向於宅家,或是“小資”地娛樂消費。高壓、高速的生活環境,使 “亞健康” 在都市人之間蔓延。
綠色環保的話題也不少。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二〇一二年已指出,城市生活垃圾問題正日益惡化為全球危機,“現有的城市公共垃圾處理系統已經跟不上城市擴張和工業化發展的快速節奏……有害的工業廢物往往參雜在生活垃圾之中,由此對清潔工、周邊社區以及生態環境都造成巨大的危害”。地球與人類都似乎面對同樣的威脅。
故而,有一派人提出了“森林浴”,令人重新放眼大自然,並作出提醒:我們與自然是一體的,愛護地球,相當於愛自己。在此,筆者不禁想到莊子的“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哪分什麼你我?
上世紀八十年代,時任日本林野廳的秋山智英首次提出了“Shinrin-yoku”(森林浴),但那時還未有詳細的定義與相關議題的研究。直到千禧年後,“森林療法”才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在森林裡漫步或觀賞自然風景,可以改善壓力、幫助自主神經系統放鬆及增加積極情緒。
本書作者李卿亦從事於環境醫學與免疫學的研究,為當今日本醫科大學臨床教授、森林醫學前沿研究專家。在《森林浴》中,他給予讀者與森林重新建立連結的方法,既溯古通今,也順帶介紹了日本的歷史:“‘Shizen’意為‘
自然’或‘自然性’,是禪宗美學的七個原則之一。‘Shizen’隱含兩個理念:第一,我們在情感上、精神上和身體上皆與大自然聯繫緊密;第二,與大自然聯繫越緊密的事物,越令人賞心悅目。和服上的圖案通常都來自大自然,所以你可以將牡丹、紫藤、櫻花、菊花,甚至是河流、樹木、山川都穿在身上。”
可見,無論是日本的“Shizen”還是中國傳統美學的詩文書畫,都離不開大自然。先輩們與四時合其序,心與天地齊,有着“天人合一”的生活態度。
李卿引用了Richard Lou在《林間最後的小孩》裡講到的術語“大自然缺失症”(nature deficit disorder),意思是當代的小孩與自然的紐帶斷開了。的確,不僅在小孩,大人亦是如此。步入二十一世紀後,0和1的編碼,編織了龐大的網絡世界。現代性蓬勃,Y2K(千年蟲危機)橫空出世,其時尚風格當今又成為一種流行。人們對技術的信任和對成果的期待,使社會在科技進步期間,把“笨拙”的大自然拋諸腦後。
再回到都市生活,忙碌的人們在家中也可享有自然時光。譬如在客廳、臥室擺放綠植,使用天然精油擴香,可以有效抑制呼吸道疾病。一月一次的森林浴,足以維持高水平的自然殺傷細胞(一種白細胞)活性。簡而言之,森林浴能夠增強該細胞的活性(免疫系統健康程度與該細胞活性有關), 提高身體質素,可能具有抗癌作用。研究也表明,免疫力與情緒密切相關,土壤裡散發出來的母牛分枝桿菌可令人身心愉悅、精神充沛。
此書作為大眾科普讀物不失為佳選,其中並無過多繁文縟節,用語直白,有的是言簡意賅的小貼士,有復得返自然的意味。翻到書的末尾,附錄處還有一張情緒測試表,好像又在提醒讀者:身體與心靈同等重要。
司徒子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