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九八二年說起
“中國當代小劇場戲劇四十年影響力榜單”中的四十年,從一九八二年起,至二○二二年。為什麼是一九八二年?要了解這一點,或者需要先着眼於中國戲劇史上“當代”、“小劇場”這些文學與戲劇的分期與定義,當然還不得不提“新時期”的分界點。
已故戲劇學者田本相先生主編的〈新時期戲劇概觀〉中提到“所謂‘新時期’話劇係指從一九七六年十月打倒‘四人幫’到現在的這一段時期。但更確切地說應該從一九七八年十二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算起”。他又將“新時期戲劇”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期,這時期美學與題材都“恢復和發揚了中國話劇的現實主義的戰鬥傳統,直接或間接將矛頭指向‘四人幫’的種種罪行”。第二階段即為整個八十年代;第三個階段則由九十年代開始。
“新時期戲劇”的第二個階段,也同時被田本相視為中國小劇場戲劇的“第二次浪潮”,他認為“第一次浪潮”是“五四時期”宋春舫等引進而掀起的;而第二次浪潮則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它以一九八二年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出《絕對信號》(林兆華導演,高行健編劇)作為開端”,正正與“四十年影響力榜單”的起點相符,時間上顯然是設定於“文革”結束後,戲劇類型以“小劇場戲劇”為主。
一九八二年澳門戲劇活動也處於文革後的“重生期”,雖然只有海燕、澳門、曉角三個劇社,但以當時的澳門人口,以及人們有限的日常娛樂而言,已算相當活躍。不過這時期澳門的戲劇創作還算相對薄弱,原創作品的數量趕不上演出量,加上對中國話劇的繼承,以及對世界戲劇新潮的需求,雖然出現了海燕《夜天堂》(王強編劇)、曉角《虛名鎮》(李宇樑編劇)等大型原創劇目,但八十年代初期的大型演出仍以西方翻譯劇為主流。
(原創當自強 · 二)
踱 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