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的第一幕
“我相信美國!”這是《教父》第一句對白,率先點出美國夢的寓意;劇情發展下去,是美國夢的破碎。
《教父》的第一組戲,精彩絕倫。畫面從全黑開始,漸漸淡入意裔美籍殯儀業者邦勒沙拉的面容,鏡頭慢慢後拉,教父馬龍白蘭度的頭部也漸入鏡,一人講話一人聆聽,一人懇求一人深思,兩人的地位與關係,一目了然。
內容是邦勒女兒被男友人嚴重打傷,法律無法繩之以法,於是尋找教父幫忙。邦勒過去一心只想做循規蹈矩的美國公民,一直不想與黑幫打交道,從未參加教父的活動。教父在黑白兩道具有崇高地位,要報仇輕而易舉,但他反問“為何不早找我?你有否把我當作朋友、家人?”,最後,邦勒輕吻了教父手背,視之為一家人,教父答應了請求。
這段戲長約六至七分鐘,約十個鏡頭,率先襯托主題:權力、家庭,筆觸簡潔精煉;一個手勢,有力地表現出家人高度服從的態度;一句說話,一針見血,從無廢話,表情低調含蓄,不讓對方看透自己內心。教父的社會地位、人脈關係、處事態度,就在這幾分鐘內傾瀉出來。
當時還是年輕攝影師的哥頓威利斯,不隨波逐流,採取暗黑的古典風格。在這幕戲中,燈光昏暗,暗到看不清人物模樣,並多用頂光,照射下來後,人物眼睛偏暗,散發着深藏不露的神秘人性,並配合整體的典雅風格,非常迷人。
這場前奏中的前奏,本是長篇的法庭戲,哥普拉將之改為現時版本,真是神采一筆,人性、人情、風格等率先凝聚出來,看似簡單閒談,卻飽含處世哲學。看似黑幫交易,卻滿載人情義氣;是黑是白、是正是邪,一言難盡,這電影的魅力,也第一時間迷住了觀眾。
(《教父》五十周年 · 三)
高 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