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C07版:教思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入讀幼稚園前的活動安排
博物館教育
高校教師的忐忑
做一位有情師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3月28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高校教師的忐忑

黃素君

    高校教師的忐忑

    最近筆者跟同事A交談時,A抱怨學生上課時用手機或是電子產品作非學習用途的情況愈來愈嚴重。這類對話,大概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在同事之間的交流中。而且,近幾年在不同的學系,乃至不同的高等院校認識的友人中,無不關心這種於課上發生的“網絡閒散”(cyberloafing/cyberslacking)現象。“網絡閒散”有時被翻譯為“網絡神遊”、“網絡摸魚”,是指在上班時間從事與工作不相關的上網活動,卻假裝出工作的樣子。事實上,已有不少研究顯示,這種在職場上的“網絡閒散”現象不僅嚴重影響個人的生活、社交行為,而且對企業帶來了很大的損失。BBC在二○○二年的一則報道中就指出“網絡閒散”導致一些小型企業每年損耗約十五億英鎊。值得注意的是,大型企業或是公營部門都還沒有被納入其統計之中。所以,每年國家在這方面的損失可想而知!

    去年,有同事對大學生課堂中的“網絡閒散”進行研究,這對於高速發展中的澳門高等教育具有意義及迫切性。作為高校教師的一員,見證着大學教育在科研上屢有創新,走在時代的尖端;但在教學的現場中,為數不少的本科學子卻憑藉科技的發達與自由,上課期間瀏覽學習以外的內容,這種現實中的鴻溝該如何縫合起來?如果再不關注這種現象,社會將要為此付出多大的代價呢?

    A的課一直以來都很受學生歡迎,但是A最近也很沮喪,因為課堂上不少學生“機不離手”,而且很明顯並不是用來記筆記的。A對此說道:“其實真的很想學生上課只用紙、筆來做課堂筆記……但是有些學生會說他們是在用手機做筆記之類的。”筆者表示同意:“對,疑點利益歸於被告。因此我們只能相信他們……”事實上,A的沮喪之處也是一直以來“困擾”筆者的問題。所謂的“困擾”是很複雜的,其既有正向的意義,也同時帶來了負面的情緒或影響。譬如說,因為這種現象的產生,筆者會調整教學法,讓學生在課堂上多參與互動,用更多與他們生活相關的例子引入等等,讓學生們更感興趣。效果如何呢?有所改善,但是不見得全體受用。接着會發生甚麼呢?筆者開始形成一種“妥協”的心態,接受了“不是所有學生都會努力學習”的現實,並且覺得“學生都是成年人了,要為自己負責任”等等。這種“妥協”其實是有些危險的,因為當“妥協”的程度升高,教師就會變成“老油條”了。於教師身心而言,未必是件壞事;但對於學生來說,卻未必是件好事!上周筆者上課前,有部分學生早到了課室。筆者發現有兩三個學生由進班房起就在用手機,估計是在交談。筆者好奇地問:“你們真的那麼忙嗎?我觀察到你們在課堂上都是‘機不離手’,你們是在記錄筆記嗎?”說罷,學生放下了手機。筆者續說道:“其實,課外時間你們如何使用手機,不歸我管。你們上課用手機來做甚麼,我也管不了你們。但是,我希望同學們學懂甚麼時候應該做甚麼事……”那一堂課,有些同學因此收斂了些。但是,之後又會如何呢?對於筆者的態度,曾有同事跟筆者說:“認真你就輸了!”

    筆者年紀大,輸了也是輸下半生。年輕人,你們可以選擇贏的,為甚麼偏偏要選擇輸⁈你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呢!

    黃素君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