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設”和網絡互動
現在很少人願意在報紙和電視賣廣告的原因,是大家都更喜歡用網絡直接面向消費者。
不久前,老闆就發過一篇“種草出奇蹟!KOL營銷攻略解密”的帖子給我看,裡面有一個案例就是直播主兩小時試了三百八十支唇膏,開賣五分鐘便賣出一萬五千支。直播、引流、導購,看對了立刻付款發貨,還有甚麼比這個系統更加直接?所以現在做生意,最重要的是有話題,營運好內容和品牌個性,讓我們的產品象徵着某種人物設定,這樣才可以實現傳播、溝通再“變現”。
真的好難,到最後其實多少也是要拋頭露面的,總覺得如果沒有找到合適的人幫忙,老闆隨時要我擔當起這樣的角色,一想到這裡就緊張起來。當然,就算我們沒有做到直播這種程度,現在不管是做傳媒還是其他生意,似乎都要習慣一直搞活動,主業才有機會活得下去。像新加坡《聯合早報》,近年開發了直播間,找來公司記者轉型成主持人,每天跟讀者在網上一起“讀報”,他們也經常搞線下活動與讀者互動,以為欄目和活動很無聊沒有人看沒有人理?結果是因為有了這些活動的活化,他們的平台更活躍、老牌子也看起來年輕了一些,最終報紙的銷量、廣告及其他線上訂閱都有了起色。
我們這一代已經開始老,現在的年輕人大多數不習慣讀報、看電視,人人都用網絡社交和影音平台,這才是伴隨他們成長的東西。社交網絡一代是現在主要的消費力,不按市場需求辦事,消費者就離棄我們。這世代看慣了吸睛標題、找節目靠社交平台熱搜推送。正因為這樣,網絡行銷才大行其道。共享、溝通、做平台,這三點幾乎就是現代做任何事的運作核心,做生意是這樣、宣傳是這樣,甚至是個人經營也是這樣。若然在網絡上成不了話題,就不要指望能夠做出甚麼成績了。
向 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