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C07版:教思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子女的教育交給學校 然後呢?
教師專業成長的優化方向
培養善良和慈悲的力量
育兒的理想與現實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3月14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培養善良和慈悲的力量

黃素君

    培養善良和慈悲的力量

    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在一場公開演講中說道:“善良比聰明更重要!聰明是天賦,善良是一種選擇。”然而,或許不少人都會問:那麼,在眾多的選擇中,會有甚麼因素影響一個人作出善良的選擇呢?這才是核心的問題!《禮記 · 中庸》提供了一些線索:“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意思是,當人達到至誠的境界,就會選擇正確和美好的事情,並且堅持下去。一些教材中也有類似的說法:“助人為快樂之本”或是“幫助了別人,我們也感到很幸福”等等。如果分析上面的例子,不難發現,前者的善是從“因”出發,即“至誠”是擇善的原因,而後者則指出快樂的源泉是助人,若要快樂便需要行善。姑勿論孰因孰果,善良都是人或是和平、公義社會發展的基石。

    一個善良的人有甚麼品質?善良對於一個人的自身發展有甚麼重要性呢?正向心理學認為善良是正向心理的特質之一,與樂觀、感恩、合作、同理心和自控能力有聯繫,但又是一種獨立的品質。一般而言,善良的孩子有一個很顯性的特徵,就是“人緣好”,容易受到朋友愛戴。在人類社會中,人際關係很重要。然而,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老好人”很容易成為了長期的被剝削者或被欺凌者。所以,善良也需要有足夠的判斷力才行,也就是“擇善”的能力。此外,筆者曾經聽一個家長說他的兒子很善良、很有同情心,這裡也一併釐清一下同情心、同理心和慈悲之間的區別。

    很多時候,我們很容易將同情心和同理心混在一起,前者是受外在的條件而引發的一種情緒回應,例如我們看見一隻受傷的流浪狗,我們會因牠而悲傷流淚。而同理心,則是採取換位思考的方式,譬如近期新聞報道了烏克蘭國民的慘況,我們能代入他們的生活中去思考。兩者沒有優劣之分,但是沒有同情心就較難引發同理心。那麼,慈悲又是甚麼呢?慈悲似乎跟宗教有着較密切的關係,但卻是一種很有啟發的生活實踐。佛教中的慈悲,是指將快樂帶給人,並且替人拔除痛苦。在天主教中,慈悲(mercy)也是強調實踐善念的行動。撇除了宗教上的解讀,慈悲更強調善良的實踐力,這也是擇善的體現。

    那麼,我們可以如何培養起孩子善良和慈悲的力量呢?善良和慈悲的力量很難從書本中學會,而日常生活就是一個重要的教場。所以,成年人的以身作則對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教育方式。在疫情下,雖然不能到處探訪親朋好友或長輩,但是仍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與他們進行溝通,這些表達、溝通的過程就是對孩子最直接的教育,孩子能從我們的身上學會如何尊重、感恩、關心和慰問長輩和朋友。如前所說,善良和慈悲都是行動力,所以,也能在同一時間讓孩子變得具有研判力。此話何解呢?很多時候,孩子會基於成年人對其善行予以的正面回饋而變得更積極行善,這是因為,一方面孩子能從善行中感受到快樂,另一方面又能因此獲得成年人的認可和讚賞。但是,孩子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去完成善行,或能否在行善的同時,平衡自己手上的工作呢?這些都需要跟孩子討論和研判的。因此,如何讓善良和慈悲成為行動力,以及如何對自身條件和能力進行評估,都是重要的課題!

    (新年禮物 · 五 · 完)

    黃素君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