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的教育交給學校 然後呢?
“又要返工,又要睇住對仔女上網課,真係忙到癲!”這是在疫情期間不少家長的煩惱。按統計暨普查局公佈二○二○年本澳勞動力參與率的數據顯示,女性超過百分之六十六在職;男性則超過百分之七十四,澳門雙職家庭不斷增加,父母無暇照顧子女亦成為常態。
事實上,這並非澳門獨有現象,社會變遷促使家庭功能在根本上的轉變,部分現代家庭已無法兼顧傳統的功能,特別是教養部分。除了借助補習與托管服務外,不少家庭更強化了家傭或隔代照顧者的監護替代人角色,從而維持家庭對子女教養投入,把握子女的在學情況。
這種轉變並沒有價值上的對與錯,學校固然希望家長多盡責任,反之,家長倒是希望學校能提供更多服務。而社會作為有機體,家庭功能的轉變意味各個層面都會受到影響,若要歸根究底,離不開三項問題需要回答。
家庭功能的界線在哪?
參考各國教育的發展軌跡,其共性在於最早的教育場所都是在家庭。在專業分工的觀念漸被普及,教育走向現代化,家庭的教育功能才漸被分割出來,交託予專業人士及學校掌管。
而在講求專業分工愈來愈精細的現代社會,教育則常被錯誤解讀為只能在學校出現,且認為學校教授的才具有學習的價值。從社會學的角度,學校在兒童社會化(socialization)的過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家庭教育在孩子價值觀習得與行為模仿上也是不可或缺。綜觀國際的教育研究,家庭對於子女成長的重要性已成了共識,家庭結構的完整與否、家庭氣氛的和諧與否,以及家庭文化的豐富與否,對兒童的行為取向,影響深遠。子女的問題很大部分的根源來自於家庭,而非學校或教師。問題是,社會普遍的共識又是否如此呢?
在疫情期間,家庭與學校對於家庭功能的期望呈現了落差,彼此並不一致,特別是在教養層面。這問題一直存在,疫情只是讓問題浮於水面。部分言論認為問題的核心在於雙職家庭,假設這樣的結論為事實,也無助於解決實際問題;何況,問題成因往往是複雜的,也非單一因素便可以作全面解釋。
雙職家庭已成了澳門社會發展的既定現實,暫未看到逆轉的趨勢。若要解決問題,也許,逐步拉近家校雙方對於家庭功能的看法,建立共識才是比較實際的方法,過程雖然漫長,但這是基本。那麼,首步可以做的,便是讓家長明白自己在學校的角色,是單純的家長,還是持份者。
家長在學校教育扮演甚麼角色?
家庭功能的再定義同時意味家長角色的調整,隨着消費主義盛行,家長的教育選擇權一直成為學界討論的問題,其中最具爭議性的,便是學校教育是否一種消費品,而教師的教學是否一種服務。
直觀上,我們很容易會否認這種想法,特別是華人有着尊師重道的傳統,把教書育人神聖化,甚至帶神聖化(sacralization)的意味,普遍家長皆不會把教師教學視為一買一賣的行為。但隨着家長學歷不斷提升,對子女的教育期望、學習質素要求便愈高,再加上消費主義為主流的社會價值,使家長容易產生消費者心態,既然付了金錢,當然希望為子女選擇最好。付錢同時還要付出時間,自然難受。
以金錢換取對等的服務自然是fair play,但教師提供的不單純是一種服務行為,而人的成長也絶非可操作的實驗變項,透過投入必然能換算對等結果,那只能是學術研究的假設。這就好比醫生看病,縱然為病人提供方法、藥物與治療,但個人的健康還是依賴病人的自身努力:均衡飲食、充足休息、足夠運動,否則一直都只能事倍功半。
借鑑國外經驗,讓家長了解自身角色與讓家長了解教師角色是一體兩面的事情。提升家長對於學校教育的認知,能讓家長更清楚自己的定位與角色。至於,提升家長對教師的信任,則離不開提升教師的專業地位,並讓家長明白到教師日常教學的具體情況為何。
如何促進家校相互理解?
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歐美便有系統地推動家庭教育,希望藉由提升家長的教養能力,讓小朋友有更好的成長環境。而親職課程的重點,早如聯合國所強調的:在於讓家長覺知子女的成長,使他們有更好的態度、價值、關係和方法去關懷孩子。
推動家校間相互理解的方式日新月異,最常見的如舉辦課程、講座以及活動。近十年,部分國家與研究者則集中關注,研發評估親職課程成效的工具、校園開放的利益、家長參與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讓家長對學校課程設計作更多的投入。整體而言,離不開幾項建議,參與的機會要多、提供參與的渠道要多元,以及讓家長覺得參與是富有價值和意義的。
不少國際研究也同時發現,除了提升家長對學校的認識外;提升學校決策者、教學人員對於親職課程的認知也同樣重要,且更有效提升家校間的相互理解。例如,教師是否能把握班內的家長有多少曾接受專業的教育培訓?對子女作業的參與能力去到哪一水平?有了準確的認知,才能對親子活動與作業作更合理的設計。與此同時,聯合國更關注家校合作中所涉及的公平性問題,例如,家庭社經地位會否成為優勢?為此,師範課程與在職培訓加入親職教育的元素,將有助提升教師此方面的專業能力。
數月前,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邀請心理學專家Lisa Damour接受訪問,分享疫情期間家長應如何照顧子女成長。內容談及家長在繁忙工作與照顧子女中取得平衡,以及如何有效處理在照顧子女的過程中,感到的孤單與失落感。問題貼地,建議簡潔精闢,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自行延伸閱讀。
在國家雙減政策推出後,家庭教育再一次成為坊間焦點,家長的期望、心態,以及管教方式備受社會關注。種種問題其實環繞在如何定義家長角色與家庭功能,釐清了,問題自能迎刃而解。
藝 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