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代倡建設中國文化IB課程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何敬麟、崔世平、黎世祺、陸波、劉藝良提出關於推動建設中國文化特色IB課程體系的建議,指出借助IB課程體系的便利,實現中國教育資源的國際輸出,從而弘揚中國文化,增進中外文化交流與互通,是一個實際存在的巨大需求與機遇。
IB課程體系始於一九六八年,是國際文憑組織IBO為全球學生開設的從幼稚園到大學預科的課程,為三至十九歲的學生提供智力、情感、個人發展、社會技能等方面教育,使其獲得學習、工作以及生存於世的各項能力,是全球認可度最高的課程體系之一。
建議依托中國高等科研機構,如北京師範大學、山東大學等高等教育與傳統文化教研基礎雄厚的高校,聯合成立“中國IB課程體系研究中心”,組織研究人員深入國際學校教學一線,將IB課程體系的基本原則與中國文化特色以及中國具體的教學實踐深度結合,聚焦培養“家國情懷、傳統根基、世界眼光”的新時代國際化人才,探索建設中國文化特色的IB課程體系。
勉民間力量參與
他們亦建議國家教育部主導,廣泛協同內地相關教育研究部門、管理部門以及採用IB體系的國際學校,圍繞IB課程體系在各個學段的主題要求,將中國優質的文化資源整合、分類,實現中國文化內容與IB課程理念的深度融合,建立中國文化特色IB課程體系資源庫。並鼓勵民間教育力量參與,在海外建立試點學校。
鑑於中國文化走出去所面臨的可能障礙,他們建議推廣實施路徑可選取澳門IB學校進行課程實驗,後將已經實驗的中國文化特色教育內容推廣到海外華人IB學校,再將中國文化特色IB課程內容推廣到海外一般IB學校。同時,建議以IB課程體系為契機,廣泛參與建設國際教育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