殉道者
中國古代的生死觀念中,有“事死如事生”一說,也就是說在生前享用的,在死後也應該繼續享用。因此孝子賢孫應該把死者生前的用品及子孫孝敬的禮品陪葬,而貴族們生前因為有大量的丫鬟奴僕為其服務,於是死後也把這些下人一同陪葬,這種做法叫“人殉”。後來更進一步把陪葬“人選”擴大至妻妾,有的君王甚而把喜歡的臣子也作“人殉”。孔子對這種殘忍的殉葬制度深惡痛絕,曾經咒罵發明殉葬的人“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後來經濟發展急劇,人口就是勞動力,用活人殉葬有點浪費了,於是改用泥俑、陶俑、木俑等。秦始皇的兵馬俑就是陪葬用的一整支軍隊,而在明朝的定陵,還發掘出陪葬用的木俑。
其實“殉”這回事,除了被動的,還會有主動的。只要是為了成就某一件事而主動犧牲性命的,也稱之為以身相殉。
人們普遍認為,如果只是為了物質而犧牲性命,那麼品格高尚不到哪裏去,不算是“殉”;要為了正義、公理等人類“偉大”的理想而犧牲的,才算是“殉”,這些人便稱為“殉道者”。
“殉道者”往往有着一定的宗教情懷,是一種信仰,但不一定是宗教信仰。不過有宗教信仰的人,他們的情懷往往比一般人多願意自我犧牲,故此有宗教信仰的人能成為“殉道者”的也多一些。但沒有宗教信仰,而單單是為了公義犧牲的,還是大有人在,而且為數不少,中國傳統的知識分子就是其中之一。歷朝歷代以來,都有不畏極權統治者打壓的知識分子,他們明知下場,卻還是堅持發正義之聲,如堅稱燕王朱棣是篡位登基的方孝儒,雖遭腰斬之刑而不悔,就是一種“殉道”。
秉承正義、公理言行的殉道者,在強權橫行的社會環境下,看着自己一步一步邁向毀滅,其實就是西方所謂的“悲劇英雄”了。
王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