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高已婚育意願高 “九○後”最唔想生
調查:澳女生育意願升至中位
【本報消息】婦聯上月以電子問卷方式,開展針對“澳門婦女生育意願”調查,成功訪問逾九百名十八至四十九歲澳門女性。結果發現,本地女性的生育意願評分上升至中位水平,已婚已育的受訪婦女生育意願最高;但同時發現,“九○後”女性的生育意願評分最低。八成受訪婦女認為,工作繁忙和教養問題是影響生育意願原因;九成受訪婦女認為家庭友善政策最有效提升生育意願。
認同“兩個夠晒數”
昨日上午十一時,婦聯理事長袁小菱、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莊玲玲、副秘書長黃梁君於婦聯大廈二樓禮堂,發表“二○二二澳門婦女生育意願問卷調查”研究報告,是繼“二○一九澳門居民生育意願問卷調查”後展開的一項追蹤調研,旨在探討不同時期本澳女性生育意願情況。
結果發現,本地女性的生育意願評分上升至中位水平,“七○後”即四十三至四十九歲婦女生育意願最高,為六點六二分。選擇十分(意願最高)的受訪者,年齡介乎卅三至四十二歲,擁有大專學歷、全職、已婚並已育有子女的女性,每月收入介乎一萬元至二萬元之間。調查同時發現,“九○後”女性即廿三至卅二歲婦女的生育意願評分最低,為六點○二分。逾四成受訪者認為“自身原因”最影響是否生育。六成半受訪者認為最理想的子女數目是“兩名”,已婚已育的受訪婦女生育意願最高。此外,受訪者薪酬越高,生育意願亦越高。
友善政策提升意願
八成受訪婦女認為,工作繁忙、教養問題、育兒開支大及居住空間不足是影響生育意願的原因;“隊友”(包括丈夫和家傭等)質素影響生育意願。九成受訪婦女認為家庭友善政策最有效提升生育意願。
對此,婦聯建議當局持續檢討《勞動關係法》實施情況,透過法律逐步落實各項家庭友善措施,例如親職假、彈性上班、延長產假、產假共享、產檢事假及餵哺母乳時間等,同時積極鼓勵企業推出創新的家庭友善制度,支持雙職家庭,減輕居民生育和養育負擔。
居住條件影響生育
調查結果顯示,房屋及居住問題仍然是影響居民生育意願高低的其中一個考慮因素,建議政府應研究在置業五階梯基礎上,推出更多針對年輕家庭置業安居的房屋政策及短期性的支援措施,加快經屋和暫住房興建進度,在公屋及未來夾屋的申請上,引入針對青年家庭的優惠條件或加分機制,全面推進房屋政策短、中、長期措施,協助居民安居樂業。同時建議政府研究推出更多支持生育的福利措施,並且為育兒開支提供系統性的支援措施,建立完善家庭經濟補貼政策,減輕居民育兒成本和經濟壓力。
未來應更多將青年家庭面對的生育困境納入各範疇施政考慮當中,開展提高生育誘因的宣傳工作。此外,建議當局加快在公立醫院開設體外授精(IVF)及其他先進的輔助生殖技術服務,為高齡或不孕不育夫婦提供合適的治療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