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君子中的人物
坊間有句流行語,無論與親戚、朋友合伙經營或有涉及金錢利益的事項,首先白紙黑字訂明條款:將來盈虧、損益的分配;合作期間的職能、權力與義務等,都有詳盡記錄,看來都是斤斤計較,頗有點“小器”,曰“先小人”。說過“先小人”,再一句“後君子”,所謂“君子”,也就是保存着親戚、朋友間的誼情、道義。
今天說的是與“六”有關的數字,而竟牽涉到“君子”與“小人”,蓋“六”的有“六君子”一詞。不過我要說的是“先君子”,“小人”之事留待驚蟄之日,由“專業者”去打好了,原來驚蟄就是昨天。
話題回到“君子”方面。出名的君子有六位,也稱“六君子”。元黃公望《題雲林畫》詩:“居然相對六君子,正直特立無偏頗。”此“六君子”是指倪雲林畫中的松、柏、樟、楠、槐、榆六種樹木。究竟人的“六君子”又是誰?相信各人心目中都有不同,但誌諸史冊典籍中的頗多。《禮記 · 禮運》:“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清王士禛《池北偶談 · 談藝七 · 姑蘇集》有“蘇門六君子”,計為宋黃庭堅、秦觀、張耒、晁補之、陳師道及李廌。
六君子中有些是受苦難的。宋寧宗時,右丞相趙汝愚為韓侂冑誣陷,太學生周端朝、張衜、徐范、蔣傅、林仲麟、楊宏中六人上書訟其冤,被屏斥,史稱六君子。又明熹宗時,魏忠賢擅權,御史楊漣劾忠賢二十四大罪,漣與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端、袁化中、顧大章皆為忠賢構死,都是六君子。遭魏忠賢矯旨逮捕的還有另外六人:周起元、繆昌期、周順昌、周宗建、黃遵素、李應升。而為近人所熟知的,有清光緒中的譚嗣同、林旭、楊銳、劉光第、楊深秀、康廣仁,因戊戌變法失敗,不成功便成仁。譚嗣同詩云:“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誠真君子也。
冬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