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米碌和米裡淘沙的日子……
我們這代人曾經用過“銀行多過米舖”的形容語,今天的人聽了會莫名其妙。查實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及之前,民生所需的米舖是遍地開花的。從前的人只以米為主糧,青壯年一餐吃三碗飯,沒有糖尿病的憂慮,因都被勞動消耗掉。以前的草根學校訓練運動員,會煮一大鍋牛骨湯作營養補充劑,就是擔心孩子家中膳食吸收的營養,不足以應付運動所需體能。
家中開米舖的林笑堅在《十月初五街五十憶》中,有一段話談到澳門米業的興衰,指往時窮等人家都買米碌吃。相信現在沒有多少人知道何謂米碌。我曾經吃過米碌,記得那是很碎的米。但究竟與米有何不同?上網一查,原來是指儲存過久、已失去水份和油份的白米,米身因乾燥而斷裂成碎米。換言之,那是過期米,營養價值已大部分流失,自然也沒有米的香味。估計我家是在朝鮮戰爭期間及之後,中國受美國經濟制裁而要吃米碌的。其時社會一片蕭條,吃米碌是許多家庭不得已的選擇。
今人買米一袋袋,有真空包裝。我們以前買米叫糴米,論斤秤,用報紙包回家。記得有一段時期吃散裝米,每次煮飯前,要把所需份量的米倒在一個大淺盆上,然後把米分成許多份,逐一撥開檢查有無碎沙,把其撿出來。大人忙碌時會派小孩幹這活,但孩子哪有此等耐性?馬馬虎虎了事,飯煮好端出來,扒進口裏,試過一次有幾乎咬崩牙之痛。
我家吃米碌一段時期後,隨着整體社會經濟環境慢慢改善,終於也吃上正常的白米了。林君談到上世紀六十至八十年代的澳門,人口急增,大米需求很大,米業曾經非常風光。然而到了九十年代,內地開放大米批發市場,加上泰國香米陸續湧至,總經銷及分銷大米市場慣例已名存實亡。大家都到超市買袋裝米,澳門米業從此衰落。
(《十月初五街五十憶》讀後 · 十)
沈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