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觀念
三十多年前,我以鄉下弟弟的名義承包了祖屋背後的一片山地種枇杷,把祖父和父母親的墓地也圈了進去。這當然出於鄉土觀念,祖屋、果園、祖墓圍攏一片,方便我們留住“鄉愁”留住“根”啊。
那是我出差莆田順便辦的事。那天我坐市長的順風車,市長問我拿了多少地,我回答拿了十來畝。他驚訝地問怎麼只拿十來畝?我說我的想法只是幫補一下農村戶口的弟弟一家,沒有太多的資金,他們也沒有什麼勞動力,不可能辦較大規模的農莊或者企業。
一石激起千層浪,當時我們村還沒有人承包山地種水果,我們這個搬遷福州百年左右的人家,卻回鄉下拿地種果,確實引起轟動,村民紛紛效仿。不到一年,村裡地勢較低的山坡就都被村民瓜分承包了,還向更高的坡上不斷推進。粗生粗長、三年就可以掛果的枇杷成為了農民種果脫貧的首選。
枇杷品種升級非常重要,好在我們村農民有栽種枇杷的豐富經驗,他們普遍挑選“解放鐘”改良的“大鐘”或“早鐘”。“解放鐘”是一九四九年莆田解放那年發現而得名,曾在西德舉行的國際農業博覽會上獲金獎,被譽為“枇杷王”,我少年時曾在農展會上看到過。剛開始那些年,枇杷暢銷,價格堅挺,幫了許多農民脫貧致富。
前幾年,枇杷產業發展出現瓶頸,收購價格偏低,農民意興闌珊。村裡年輕人進城務工了,不少果樹丟荒。清明時節常見城裡人到我們山上採摘野枇杷,倒成了一道不錯的鄉村風景線。
中國農村還是要保留“種好田、讀好書”的優良傳統。最近,一些厭倦城市生活的人回到農村,整頓荒廢的果園。我們這些回鄉客,圍坐廳堂剝吃枇杷閒話家常,覺得還是家鄉生活怡淡寫意些。
石 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