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06版:要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王亞平彈古箏送元宵祝福
“冰墩墩”湯圓走紅網絡
元宵節無“鬧”不歡
陝辦“迎元宵話統一”活動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2月16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元宵節無“鬧”不歡



廣西南寧一商場在元宵節推出掃碼有獎猜燈謎活動,吸引顧客前來賞燈、猜燈謎。(中新社)

    元宵節無“鬧”不歡

    據中新社北京報道:“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元夜良宵,皓月千里,花燈千樹如星如晝。作為春節的“壓軸大戲”,正月十五元宵節離不開一個“鬧”字,無鬧不歡,祈福迎祥,印證了人們對這個節日的期盼。

    元宵起源說法不一

    元宵節是農曆新春的重要組成部分,又稱“元夕”、“元夜”。它的地位與正月初一“歲首”的確有密切關係。

    漢武帝頒行《太初歷》,將正月定為一年之首月,正月一日為元正,正月十五日作為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其地位超過一般的望日(即農曆每月十五日)。關於元宵節的起源說法不一,其中比較有影響力的說法有三:分別為漢武帝太一神祭祀起源說、道教起源說和佛教起源說。

    “鬧”形式豐富多彩

    元宵的民俗與除夕相對應,除夕夜是“小家”的閉門團圓,元宵節則是走向社區公共空間的熱鬧歡聚,元宵之夜在民眾社會生活中具有狂歡的性質。“鬧”是元宵節的主題,“鬧”的形式豐富多彩,鑼鼓之鬧、社火之鬧、歌舞之鬧、遊樂之鬧、燈綵之鬧、元宵之鬧等共同構成元宵節的狂歡氛圍。

    元宵節的喧鬧之聲有兩種,一是以鑼鼓為主的響器聲,沒有鑼鼓或鑼鼓不够用時,人們也用其他能發聲的器皿代替,如湖北孝感有“正月半,敲鐵罐”的諺語。二是歌舞遊樂的人聲,元宵節是民間歌舞演出日,除舞龍舞獅外,中國南北方都有演鄉村戲劇的傳統,北方的秧歌戲,南方的花鼓戲、採茶戲都是常演的劇目。東北地區將鄉民化妝作劇,稱為“太平歌”,河南及兩湖(湖南、湖北)地區稱為“妝故事”。

    “鬧”祈求歲稔年豐

    “鬧”的精神內涵是在“一年明月打頭圓”的夜晚祈求歲稔年豐,也是社區民眾情感、意願、信仰的集中體現。白晝為市、夜間燃燈,元宵之夜的喧鬧聲可以甦醒冬眠大地,鼓動大地回春;人們走出家門融入社會,通過歡娛的相聚聯絡情感、傳遞溫暖。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透過辛棄疾《青玉案 · 元夕》中的詞句,我們可感受到元宵節的浪漫氛圍。元宵之夜,婦女是主角,連平日隱藏深閨的女子也有了難得的出遊機會,她們身着節日盛裝走出家門,登樓賞月,看戲逛燈,走橋摸釘,直至午夜。“男婦嬉遊”成為元宵特有的人文景觀,給了青年男女邂逅愛情的良機,因此元宵節也被稱為中國人的“情人節”。

    元宵節也是許多文藝作品描寫男女愛情發生的時機,如泉州傳統劇目《陳三五娘》,描寫陳三與五娘在元宵賞花燈時偶遇並相愛;川劇《春燈謎》叙述宇文彥與韋文鳳燈會相遇結緣的故事;還有南朝陳國樂昌公主與丈夫徐德言在正月十五“破鏡重圓”的故事等,這些戲劇故事都以元宵節燈會、燈市為背景。

    元宵典型的節俗是燈會,因此又被稱為“燈節”。元宵燈會的興盛從隋唐開始,歷代相沿。隋唐時代還有戴“儺面”賞燈遊玩的習俗,青年男女戴着面具在街上賞燈,很容易成為浪漫故事的開端。電視劇《大明宮詞》中太平公主與薛紹初見時揭下他崑崙奴面具的經典場景,就發生在元宵節的燈會上。

    元宵節婦女“摸釘”

    元宵節婦女們還有“摸釘”的習俗,“釘”與“丁”同音,“摸釘”預示着家丁興旺。“拜紫姑”也是元宵節俗的重要組成部分,“紫姑”即姑娘神,姑娘們向她問婚姻、問休咎、問年成,這些節俗體現了婦女祈求婚姻美滿、子嗣綿延、身體康健與年歲豐收的生活願望。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