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醫療器械業發展前景廣
國家統計局公佈去年末全國人口14.126億人,較二○年末增加48萬人;六十歲及以上人口2.674億人,佔18.9%,其中六十五歲及以上人口為2.006億人,佔14.2%。
國家衛健委去年發佈《關於開展康復醫療服務試點工作的通知》,今年將開展15個省份康復醫療試點工作,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受益於人口老齡化和國產替代的長期邏輯,醫療器械被公認為朝陽賽道,作為醫療器械的細分子行業,康復醫療器械被視為“朝陽中的朝陽”。
康復醫療器械行業發展潛力巨大。一方面是康復需求廣闊。據《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2021)》顯示,一○至二○年,內地康復醫院數量從268家增至739家,CAGR為10.68%。The Lancet發表的關於康復的全球疾病負擔研究,估計全球約有24.1億人可能在患病或受傷期間受益於康復醫療。其中,內地康復的需求最大,需求人數高達4.6億。
另一方面,內地康復醫療市場滲透率低。據《國家康復醫學專業治療服務質量安全報告》,骨科、神經內科早期康復介入率均在10%左右,重症病房早期康復介入率僅15%左右,均有較大提升空間。
世衛組織報告顯示,有效的康復介入可令至少50%的殘疾得到控制或延遲發生。比如得益於“康復前置”理念的實施,美國“中風”的殘疾率只有30%,中國則高達75%以上。
根據KPMG預測,二○至二五年期間,內地康復醫療行業市場規模年複合增長率將達20.9%,二五年市場規模將突破2,000億人民幣。隨着內地康復醫療需求釋放,有望帶動康復醫療器械市場保持較快增長。根據Frost & Sullivan預測,內地康復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將在二三年增至670億人民幣,一八至二三年複合增長率19.1%。
工銀(澳門)投資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