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16版:演藝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一場尋根的療癒之旅
我們曾經這樣買外賣
金碧輝煌中見地道特色
苦水吐出個未來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1月13日 星期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一場尋根的療癒之旅

王慧詩


《尋》

    一場尋根的療癒之旅

    ——紀錄片《尋》觀後

    繼二○一六年開放“全面二孩”政策後,為防止人口老齡化加劇、勞動力下降,二○二一年中,中國推行了“三孩政策”刺激生育率,一度引起不少海內外媒體關注。同年十月,一部名為《尋》(Found)的紀錄片於Netflix上映。該片由阿曼達 · 利皮茨(Amanda Lipitz)製片兼執導,講述三名被美國人收養的中國女孩:Chloe Lipitz、Sadie Mangelsdorf、Lily Bolka,透過DNA鑑定後發現彼此是表姊妹關係,三人在中華家脈(My China Roots)公司的家譜學研究員劉好的協助下,嘗試尋找親生父母,並決定結伴前往自己的出生地中國,來一場尋根之旅。

    港澳作為特別行政區,沒有受內地“計劃生育”政策影響。對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因預防糧食饑荒而進行人口控制,推行“一孩政策”所導致的一些社會問題,如棄嬰(主要是女嬰),印象中以為那只是發生在很久遠的事。看罷《尋》一片,三名少女都出生於二○○○年左右,方驚覺原來到了二十一世紀,棄養問題仍沒停止,重男輕女以致女嬰被遺棄的問題仍有發生。

    “被遺棄”從來就不是一種好的感受,更何況是被自己的親生父母遺棄,從一出生就被遺棄。作為觀眾或局外人,這份同情心很易生起,但若非當事人,相信難以體會當中那道內心深處的疤痕,帶謎的疤痕。《尋》除了記錄“被遺棄者”被領養後另一場截然不同的人生,她們在美國長大成少女後,對於身份認同的疑惑、對於尋找自己身世的掙扎,和當中沉積多年的內在糾結情緒;《尋》亦從“遺棄者”的角度,記錄了中國一些父母當時何以會作出棄嬰的行為,以及在不得已遺棄親生骨肉後,所伴隨而來的羞愧、內疚和餘生的牽掛。透過片中那些曾經棄嬰的父母的口述,亦讓觀眾了解到他們當時的一些想法及現實的原因,包括:意外懷孕後不忍心墮胎;若是正式生下第二胎又無經濟條件繳交超生罰款;即使在農村裡偷生也無法長期避免執法人員他朝不發現等等。

    這類題材的紀錄片,當然可以從更殘酷的切入點去拍攝和展現,但導演選擇了用一個相對溫和、平衡的角度去拍攝——被遺棄者(三位少女)、遺棄者(三位少女的疑似親人)、最終沒有被原生家庭遺棄但卻活在被父親嫌棄處境下的女孩(片中起橋樑作用的家譜學研究員劉好),都被涵蓋在影片之內。在這場尋根之旅中,影片末段亦讓孤兒院的保母們——這些被忽視的無名女英雄溫柔地發亮,更讓三位少女感受到她們人生的最初期乃有人用心關愛。

    這一場尋根之旅,每個角色都或深或淺地背負着各自的哀傷和心結,但這部紀錄片的總體觀感卻是溫情洋溢、感動人心的,彷彿那是一趟給三位少女們因嘗試了解、面對而放下的療癒之旅。

    王慧詩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