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人誤事的“時間遊戲”
夏日晝長夜短,冬季日短夜長已是常識,但澳門曾實施過“夏令時”及“冬令時”,各位又是否記得呢?
入夏撥快一小時
“夏令時”概念,最早於十九世紀由新西蘭天文學家提出,認為由於夏天的日出時間較早,建議入夏時把時鐘撥快一小時,提早開工以更有效率地運用日照時間,節省晚間點燈時消耗的燃料,即為“夏令時”。到夜短日長的冬天再回歸標準時間,稱為“冬令時”。
葡國、內地及港澳等地區亦相繼採用過夏令時,其中香港在一九四一年首次實施。澳門有記錄的第一次夏令時就在一九四六年四月三十日啟動,由澳葡政府頒佈訓令,通知澳門居民把時鐘撥快一小時。
小動作卻惹混亂
時鐘撥快一小時雖是小動作,但難免會令居民生活出現混亂,如生物鐘被迫改變、錯過巴士班次、搞錯上班上學時間而遲到等,引起一系列的混亂與誤會,因此“夏令時”並不受歡迎。
一九四六年九月三十日,澳門將時鐘撥慢一小時、回歸標準時間,意味着各位又要重新適應新作息。及後到一九七六年,澳門每年夏天都會實施“夏令時”制。一九七七年香港嘗試停用“夏令時”,澳門亦一同跟進,故在該年及翌年兩地都未有實施。但一九七九年香港再因石油危機而實施夏令時,令該年成為港澳最後一次實施夏令時,其後大家都統一生活在GMT+8這個時區內。
欲知更多詳情,立即掃碼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