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拜巴哈
年少時藉留聲機聽小提琴獨奏《G弦上的詠嘆調》,當然沒有追問那是誰寫的音樂。年輕時,父親有兩本藏書令我愛不釋手:一是豐子愷編著的《近世十大音樂家》,該書早已失蹤,卻仍記得“十大”中不包括巴哈和韓德爾,卻有篇幅稱巴哈為“音樂之父”、“音樂由巴哈創立新紀元”;一是居甫編著的,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初版,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發行的《大音樂家及其名曲》,內中介紹了三十位音樂家,排頭就是巴哈,題目為《巴哈——他的音樂就是福音書》。
聆聽和閱讀的結合,能對音樂作品的認知更上層樓。我是後來才知道,《G弦上的詠嘆調》就為巴哈所作,但卻是德國小提琴家威廉密根據巴哈的《管弦樂組曲第三首》的第二曲《詠嘆調》所改編。也知道居甫為介紹巴哈所起的題目,來自德國哲學家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對巴哈的評價。
巴哈,全名為約翰·塞巴斯蒂安·巴哈(J·S·Bach,一六八五至一七三O年)。二O二五年,巴哈誕生三百四十周年了。我記得,一九八O年七月廿一日晚,我所在的樂力音樂社,紀念巴哈逝世二百三十周年。當年,很多人連巴哈的名字都沒曾耳聞,卻由我向諸位說說巴哈生平和聆聽巴哈的個別曲目。由於音響資源缺乏,次年十月十七日,我曾通過表姐馬之庸,專程到廣東省廣播電台,用卡帶錄制了巴哈寫於安哈爾特·科滕宮廷時期的《六首勃蘭登堡協奏曲》。這樣,才慢慢擴大了接觸巴哈作品的範圍。
一九九七年八月,我首次訪歐,居然在奧地利林玆附近的聖·弗洛里安大教堂,聽到管風琴的演奏,其中就有巴哈寫於米爾豪森時期的《d小調托卡塔與賦格》;接着,又在德國尼根斯堡靠近多瑙河的大教堂,聽到同一曲目的演奏。其聲音感人肺腑,其氣勢動人心魄。
(二之一)
費拉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