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與行星科學論壇昨舉行
科大擬參建內地“羲和二號”
【本報消息】澳門科技大學、澳門科學技術協進會聯合主辦,澳門科技大學太空科學研究所、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承辦,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支持,“二○二五澳門太空與行星科學國際論壇”昨起一連三日在澳門科技大學舉行,吸引各地二百多位太空與行星科學領域的學者參與。
促進國際合作創新
開幕式昨上午十時於澳科大N101大禮堂舉行。中聯辦經濟部代表彭向陽,外交部駐澳特派員公署綜合部主任郭曉峰,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行政委員鄭冠偉,澳門科學技術協進會會長崔世平,澳門科學館館長邵漢彬,台灣“中央大學”院士、“論壇”大會主席葉永烜,台灣“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院士李羅權,意大利都靈天文台教授Alberto Cellino,日本宇宙科學研究所教授Yoshifumi Saito,科羅拉多大學大氣和空間物理實驗室教授李炘璘,台灣“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教授趙豐,澳科大副校長譚廣亨,澳科大榮休校長、澳門科學技術協進會監事長許敖敖,澳門科技大學太空科學研究所所長、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宗秋剛等嘉賓出席。
鄭冠偉表示,本次論壇構建國際高水準的學術交流平台,匯聚全球項尖專家,共同探討太空與行星科學的熱點問題。期望各方把握機遇、迎接挑戰,共同推動科技創新,為全球深空探測事業作出貢獻。譚廣亨指出,該校相關實驗室積極參與國家多項深空探測任務,在推動太空和行星科學發展方面取得顯著成就。借助今次論壇,期望激發年輕一代對科學研究的興趣,並促進國際合作與技術創新。
續推建“澳科二號”
宗秋剛受訪稱,該校正持續推動“澳科二號”衛星建設,並與內地商談參與“羲和二號”項目事宜,期望為項目做出實質貢獻。他認為澳門在國家太空事業發展中,可參與理念及方案設計等,助力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論壇上,葉永烜介紹各國在小行星和太陽探測領域所取得的成就及未來規劃,強調應積極把握機遇,加強各國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推動空間和行星科學的發展,為探索和保護人類的太空家園作出更大貢獻。
論壇內容涵蓋空間物理和行星科學的多個學術領域,旨在促進國際學術交流,並推動多學科研究方法的融合與創新。論壇期間,專家學者圍繞太空與行星科學的熱門領域,分享前沿學術研究成果,探討探測技術創新,並展望深空探測事業的未來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