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6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回歸後民生滿意度不斷提升
科學家講座論航天現狀未來
“澳門知識叢書”網上睇
科學館:多方位培養理工科人才
澳廣視回歸系列節目獲好評
世貿仲裁中心培訓育才交流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4 12月28日 星期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回歸後民生滿意度不斷提升



嘉賓及負責人為發佈會主禮


多本新書發佈

    民聯智庫城大昨發佈澳民生指數調研

    回歸後民生滿意度不斷提升

    【本報消息】民聯智庫、澳門城市大學聯合課題組昨舉行“二○二四年澳門民生指數調查研究”報告暨新書發佈會。調查顯示去年民生主觀指數高於平均值,社會保障、食品安全和水質達標得分最高,回歸以來居民對生活質量的滿意程度不斷提升。

    同場發佈《二○二二回歸以來澳門特區民生指數研究》、《新征程、新治理:“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非洲葡語國家發展回顧》和《中國與葡語國家外交關係回顧與展望》。

    活動由澳門基金會贊助。發佈會昨日下午三時於澳門城市大學HG01舉行,中聯辦政策研究室主任管延斌,政策研究和區域發展局政策研究廳長阮建中,澳門基金會資助廳長黃棣樂,澳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議員、民聯智庫主席施家倫,澳門城市大學副校長葉桂平,澳門城市大學“一帶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周平、副教授林德欽,民聯智庫理事長陳冰冰、秘書長張森華等出席。

    是次研究收回一千五百四十份有效問卷,為計算回歸以來澳門歷年的民生客觀指數,透過澳門統計暨普查局公佈的統計年鑒、相關部門公佈的報告和年鑒、國際權威組織(如:世界銀行)數據庫獲得各評價指標的數據。

    多項措施獲得認同

    他們表示,受訪居民今年的總體滿意度為五點四九,高於平均值,自疫情恢復後,居住狀況、交通狀況、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就業與收入及垃圾處理等領域的滿意度呈上升趨勢,顯示出政府在這些方面的施政措施和工作均取得居民較好的認可。交通狀況、居住條件和醫療衛生的主觀指數雖相對其他領域較低,但每項指數的主觀滿意度均有提升,表明政府在該領域的措施正逐步獲得居民認同。

    民聯智庫建議政府推動綠色出行和智慧交通,加強輕軌規劃,優化轉乘優惠及支付系統,及對私人大廈安裝充電設施提供適切支援和補貼;加快智慧交通建設,利用大數據和物聯網提升交通效率與服務質量,實現智能化與綠色交通目標;進一步優化經屋政策,更好滿足居民家庭結構改變時面臨的住屋需求;增加醫護比例、加強醫療培訓及引入人工智能技術,研究設立“全民醫保”用於縮短輪候時間和優化資源配置。

    關注跨境醫療交通

    在融入灣區、深合區方面,調查顯示居民較關注醫療服務及福利延伸至內地、跨境交通津貼等政策措施,建議研究通關技術升級及放寬隨車乘客年齡限制的可行性,提供薪酬補貼等就業支持措施。借助澳門成為明年“東亞文化之都”契機,深化與大灣區城市在文化旅遊領域合作,推動資源共享與一體化發展,為深合區建設增添文化與經濟雙重動力。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