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人家
失眠的深夜,不想在床上裝睡浪費光陰,乾脆起來,開了電視煲劇。他們都說電視劇《小巷人家》很好,同齡朋友語我:“看這戲,重回過去,看到童年時的自己。”
戲由上世紀七十年代的蘇州說起,第一場戲,便是蔣欣扮演的宋瑩為了分房,和古靈精怪的兒子合演苦肉計,把孩子扔在廠長家,向廠長施壓,最終得逞,分得一間老舊房子。瞧她們一家三口歡天喜地搬進小得不能再小、沒有廁所、要和別人合用一個廚房的舊房子,若非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人,不會明白她們一家喜從何來。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計劃經濟下,城市裏的家家戶戶都住在單位分配的房子。這是工作單位以福利形式,按職工的職務、工齡、家庭人口、子女年齡等因素進行分配的,可惜永遠僧多粥少,每次的分房就是一場戰爭,也造就了許多尋租空間。
兒時父親的工廠遠在郊外,父親一心只想調回城內的工廠,即使上級一再以廠內新蓋的大房子利誘他留下也不為所動,但父親身邊不乏為房子東奔西跑的同事。
兒時曾聽父親說了不少同事間你爭我奪的“房戰”,比《小巷人家》裏的更精彩。
據說有一家人為了分房,夫妻兩人輪流住在廠長家門口,只因傳言廠長的小舅子鵲巢鳩佔,拿了那對夫妻本該分到的房子;也有的為了分房,省吃省用節省下錢買自行車買縫紉機買手錶到處送禮,還送得全廠人人皆知。傳聞中還有一位女職工,不知使了甚麼手段,竟然“合法”霸佔了一對老職工的房子,這個橋段和《小巷人家》裏珊珊恩將仇報,企圖侵佔宋瑩房子的手法如出一轍。據父親說,這位女職工手段很卑劣,遭整個車間全體同事鄙視,後來患了精神病,不得善終。
中國人世世代代圍着房子轉,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房奴。
程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