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元特色全面展現澳門
——“濠江歡歌向未來——慶祝澳門回歸祖國廿五周年文藝晚會”印象
今年十二月十九日晚,被澳門人親切稱爲“澳門蛋”的澳門東亞運動會體育館座無虛席,“濠江歡歌向未來──慶祝澳門回歸祖國廿五周年文藝晚會”在這裏隆重舉行。這是專爲歡迎國家主席習近平及眾多貴賓的文藝演出,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主辦,澳門文化局、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文藝中心共同承辦,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支持。整場演出共十個節目,持續八十分鐘,可謂聲色聚匯,美輪美奐,以多元特色全面展現澳門回歸祖國以來各方面的巨大進步。
“多元”的確是澳門的特色標籤,不僅體現在中西文化薈萃,各種宗教與藝術和平共處的文化多元,也體現在城市人口構成與通用語言的多元──澳門作爲國際城市,常駐人口除佔主體的華人外,更有來自全球各國的管理人才及服務人員,官方語言爲中文和葡文,英文作爲國際語言通用,中文又有普通話和粵語,因此形成“三文四語”的特色。這種特色可以說在這一場文藝晚會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首先是參與演出的人員多元。整場演出人員包括四名本地主持人,六百五十名本地演員和一百五十三名內地伴舞等輔助人員,這些參與者在年齡層、職業背景等方面都顯示多元:不僅包括少年、青年、中年等不同年齡層的參與者,更有來自不同工作崗位不同族裔的澳門人參演,例如節目單就顯示,參與表演的團體包括本澳各大、中、小學合唱團,體育舞蹈總會,街舞文化協會,澳門大提琴樂團,武術總會,澳門麥旨樑龍獅體育會等團體,以及在各界做出突出貢獻的代表個人。擔任音樂演奏的是兩家澳門本地職業樂團澳門樂團、澳門中樂團,指揮分別爲廖國敏、張烈。這樣的演出陣容,可謂澳門居民全體總動員,演出並不僅是職業表演者的活動,而是以全民參與、本色出演共慶回歸、同享歡樂。
其次是節目表演形式多元。晚會包括合唱、青春歌舞、中西器樂合奏、音樂短劇、粵歌、舞獅、情景講述等不同形式的表演。小號柔聲吹奏起《我和我的祖國》旋律,熟悉的演唱“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響起,拉開表演序幕,五年前在回歸二十周年慶典上演唱《七子之歌》的小女孩、現已是高中生的龍紫嵐,在一九九九年回歸慶典以小學生參演、現已成長爲科技創業青年的吳鴻祺,以及澳門商人代表梁慶裕,三個不同年齡層的澳門人分別講述自己在澳門的成長與變化,引出合唱《蓮花開在我心上》。之後青春歌舞《澳門你好》,由澳門流行音樂人與澳門人樂隊以粵語、葡語演唱歌曲《澳門你好》,由澳門體育舞蹈總會、澳門緬華互助會、心在澳門葡萄牙土風舞蹈協會等社團表演舞蹈,活力四射。器樂合奏《鏡海新韻》由澳門大提琴樂團和四件中國樂器二胡、古箏、琵琶、笛子合奏,各種熟悉的音樂旋律串燒融合,完美地詮釋中西合璧的音樂魅力。音樂短劇《AI上橫琴》既有人工智能又有諧音“愛”的雙關語,以機器人小琴作導遊,一班朝氣蓬勃的澳門青年以青春歌舞形式遊橫琴。粵歌《蓮‧月明升海邊》以粵語演唱和獨白的韻味悠長讓人回味無窮。接下來的舞獅《獅躍東方》則畫風突轉,鼓聲威武,舞獅靈動,場面氣勢恢宏。歌曲《傳源》由四位澳門歌手粵語演唱,七彩青綠的背景加上伴舞和武術表演。最後的大合唱由全體參演者完成,舞台上來自澳門各界的男女老少共濟一堂,高唱《我愛你中國》、《歌唱祖國》,讓整場晚會主題點睛昇華。
第三,以數碼影像呈現的舞台背景多元,幾乎囊括澳門著名文化遺產景點及新產業發展場景,伴隨着歌舞表演或情景講述,視聽結合地向觀眾全面展示澳門城市的魅力。例如在器樂合奏《鏡海新韻》時,舞台先後呈現澳門歷史城區世界文化遺產景點龍環葡韻、大炮台、大三巴等人文景觀,最後停留在巍峨的長城。隨後的音樂短劇《AI上橫琴》背景展示橫琴新區的高樓大廈、橫琴通關口岸及橫琴澳門青年創意谷等實景,體現琴澳一體化高速發展,宜居宜業。粵歌表演時,舞台呈現的是澳門地標盛世蓮花,這是一九九九年澳門回歸祖國之際中央政府贈送給澳門的,之後依然是充滿芳香和詩意的蓮花背景,畢竟澳門是蓮花之城。在情景講述節目中,一九九九年澳門回歸交接儀式在大屏幕上回放,然後是澳門發展中各界的新成就展示,包括中成藥走向國際、運動員獲國際大獎、澳科一號衛星飛向太空,以及一戶通、街坊總會、培正中學機器人小組等,各界榮譽代表一起上台,有的說普通話,有的說粵語,毫無違和感。
澳門回歸祖國廿五周年,的確是全體澳門市民的重大節日,也受到中華兒女的萬眾矚目。這樣一場精心籌劃的演出,並沒有只安排專業演藝人員參演,而是動員澳門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參與並本色出演,營造全民歡慶的喜樂祥和,充分展示澳門的多元性和城市發展建設新成就,那正是古今薈萃、中西融合的城市風貌與文化特色,演藝之都與世界休閑旅遊中心的金字招牌,向一直全力支持澳門特別行政區發展建設的中央政府交出一份精彩的答卷。
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副院長
文體發展辦公室主任
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副理事長
蔣瀟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