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重器
繼“中國天眼”後,我國又一大科學裝置將橫空出世。本月十八日,位於江門開平地下七百米的江門中微子實驗室(JUNO)啟動液體灌注,標誌着該工程進入收尾衝刺階段。
江門中微子實驗室建設引起國內外關注,甚至有外媒形容,它已提前鎖定諾貝爾物理學獎。這毫不誇張,自一九五六年首次被證實存在以來,中微子領域研究已四奪諾貝爾獎。
中微子是宇宙最基本粒子之一,是宇宙中最古老的物質粒子,宇宙誕生之初就產生了大量中微子。在地球上指甲蓋大小的面積,每秒就有六百億個太陽中微子浩浩蕩蕩地通過。由於質量極小,以接近光速運動,並且幾乎不與任何物質相互作用,加之穿透能力特別強,中微子極難被探測,因此有“幽靈粒子”之稱。打個比方,穿過地球這麼厚的物質,一百億個中微子可能只會被截住一個。
要抓住它,就要用到中微子探測設備。江門中微子實驗室建設規模宏大,主體是一個深埋地下的十二層樓高的水晶球,核心罐裝有兩萬噸液體閃爍體。最讓人稱奇的,還是它的外層裝了兩萬隻五十一厘米的大燈泡,以及二萬五千隻七點六厘米的小燈泡,這些燈泡的學名叫作光電倍增管,可以將中微子發出的光信號放大一億倍。
研究中微子是當今國際最前沿基礎科學之一,更是大國間比拼科技硬實力的競技場。“在繪製神秘幽靈粒子地圖的競賽上,中國擊敗了美國”。彭博社報道稱,江門中微子實驗計劃於明年八月投入正式運行取數,這一速度“遙遙領先”美國和日本。
身處七百米深的地下,探測浩渺的星空,江門中微子實驗室是我國科技自立自強、造福人類的生動縮影。
雨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