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運動長足發展
蕭宇康:為澳貢獻不分傷健
【特稿】澳門回歸祖國廿五周年,澳門在特殊及殘疾人運動亦取得長足發展,尤其在促進融合教育,加強服務使用者與社會的聯繫,支持就業等工作上的成績,有目共睹。特奧會執行總監蕭宇康強調特奧會的服務宗旨始終如一:“我們一直希望每個澳門人都能為澳門作出貢獻,無論殘疾人士或精神等問題困擾的服務使用者,亦能成為澳門社會的人才,為澳門作出貢獻。”
本報記者
社會接納聘殘疾人
澳門特奧會在一九八七年正式成立,註冊成為非牟利機構,成立以來一直堅持推動及支持智障人士的體育培訓、教育等社會服務工作。蕭宇康直言特奧會隨着澳門在回歸後社會經濟飛速發展下,取得更多發展空間:“無可否認,澳門在回歸後有賴經濟發展,支援弱勢社群的力度隨之增加。十多年前,澳門開始增加大量商業活動,很多國際企業或機構尋求與社會弱勢群體互動,期望能盡社會責任,我們開始與政府、商界等有不同類型的合作。當時我們的想法是希望更多人能了解、認識殘疾或智障人士,期望對方在招聘崗位時能考慮殘疾人士。隨着政府不斷增強支援殘疾人士就業工作,很多大型企業都視招聘殘疾人士為工作任務之一。”
他指隨着社會改變,特奧會的方向亦作調整:“在社會越來越接納殘疾人士就業後,我們便進入下一個階段,希望他們在職場上能讓更多同事接納成為團隊成員的一部分。在現代社會,技能或許能透過課程學習,但總有團隊合作及互動的時候,若周遭同事對殘疾人士過份包容或關懷,或在一定程度上形同施壓,影響他們身心健康,但在這個層面上,無疑需要下更多功夫調整。”
融合教育取得成效
談及特奧會在澳門回歸以來的關鍵節點,他直言在○六年起,當時經濟發展蓬勃,殘疾人士的需求增加,特奧會考慮發展方向時,堅定以社會服務為己任。當時政府與該會均希望從教育入手,但起步相當困難:“我們期望殘疾及智障人士有足夠能力在社會生存、生活,甚至取得發展空間;便開始着手推動融合教育,但當時很多學校都不太了解融合教育的內容,以及如何實施,加上學校自身的教學方針、政策等問題,普及情況不理想,這段過程長達近七年。”
到現在,社會已慢慢接受:“我們投入大量的資源及人手推廣,普及融合教育,讓大家明白融合學生不是班房的負累,教育亦是讓所有有權利讀書的人享有這個機會,現時澳門超過八成學校已參與融合教育,但這一切都得來不易,是大家齊心合力的成果。”
殘疾體育推動運動
政府一直希望將澳門構建成為健康城市,體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蕭宇康指特奧會現時主要參與十四個體育運動項目,包括體育局主要資助的“四大項”田徑、游泳、羽毛球及乒乓球。其餘項目雖然支援較少,但他認為殘疾人士亦有選擇更多不同體育運動的權利:“自回歸後,政府每年都資助我們發展部分項目,但需求越來越多下,我們只能在條件許可下開展一些活動。我們會派出隊伍或運動員參與健全人士的比賽,如龍舟賽等,希望大家看到殘疾人士亦能參與健全人士的賽事,能嘗試不同的體育項目,甚至取得一定成績,在精英運動員計劃中取得資助。現時體育局發展競技體育、大眾體育外,亦應有一個殘疾體育,推動殘疾人士運動,能促進其身心健康,這亦是體育+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