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11版:祝君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吃”出好心情
兒童早期心理與教育(二)
透過心跳看健康
尋找心中的平靜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4 12月14日 星期
 
3上一篇  
  放大 縮小 默认        

尋找心中的平靜

胡迪


    尋找心中的平靜

    在現代社會中,生活節奏快速、壓力龐大,許多人經常感到焦慮不安。然而,內心的平靜,是我們每個人都嚮往的狀態。這份安寧不僅能提升生活品質,更能促進心理健康。那麼,在這喧囂的世界裡,我們該如何找到內心的平靜?有哪些心理學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實現這個目標?

    平靜是一種情緒穩定與安寧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我們能保持冷靜,不易受到外在壓力或內在焦慮的影響。當我們感到平靜時,能夠以理性的態度處理各種問題,避免因情緒波動而做出衝動的反應。

    值得注意的是,平靜並非消極逃避,而是一種積極的內在狀態。它讓我們能夠清晰思考,理性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心理學家指出,擁有平靜心靈的人,面對壓力時更具韌性,能更好地應對各種困難,即使外在環境不斷變化。

    對於內心平靜的理解,心理學家提供了多種觀點。在情緒調節方面,你可以嘗試認識自己的情感,將它們想像成具有不同個性的人物,居住在你的內心。這樣,你可以想像這些感受的顏色、溫度,甚至外貌,並與它們對話,如同認識新朋友一般。

    當情緒湧現時,保持好奇心去探索;這種情緒是何時出現的?是如何出現的?當它出現時,你的想法和感受是什麼?這情緒想要告訴你什麼?你可以思考,當情緒來襲時,它需要怎樣的關注或支持?

    對於剛開始接觸情感的人來說,運用想像力可能有些困難。這時,不妨拿出紙筆,記錄下觸發情緒的因素以及情緒的變化。除了回顧情緒,也要記下那些讓你感覺好轉的行動。當你開始覺察和理解生活中的每種情緒時,就能更好地調節自己的情感,進而感受到內心的平靜。

    近年來,正念冥想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有效方法,幫助專注力回歸當下,減少對過去的懷念和對未來的擔憂,從而降低焦慮。當我們不再過度思考未來的可能性或過去的失誤時,內心的壓力自然減輕。透過提升自我覺察,我們能清楚地識別和理解自己的感受,並緩和因情緒波動引發的反應。在靜觀練習中,我們以不帶評判的方式觀察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這樣就無需與自己的感受對抗,也不會陷入自我批評的惡性循環。

    增強自我覺察是達到內心平靜的第一步。透過靜心、專注呼吸、觀察情緒及反思觸發因素,我們能開始建立與自己情感的連結,為內心的平靜奠定基礎。這個過程需要時間和練習,但隨着逐步深入,你終能更好地管理情緒,找到真正的安寧。

    澳門心理學會  胡迪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