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的殘次品
“什麼是和平?”這個由古到今都仍在被定義和追求的字詞,似乎不止十三筆劃能輕鬆帶過。反之來問“戰爭是什麼?”好像更容易回答,自接觸到歷史科,初學的皆與戰爭有關。比如人與獸爭奪大自然、部落間的資源爭奪,再到現代赫赫有名的一戰、二戰,都能清晰知曉為何戰、如何戰,以及最終的戰果。法國作家菲利普 · 柯婁代的《德國幻想曲》就談到了“和平”的另一個面向,也是人們較少注意到的方向。
和平一詞很有意思,字源於拉丁文的Pax,有安寧、和諧的意思,在《聖經》當中Shalom一字指和平,有內心平靜且感到歸屬之意。書中的背景設在二戰後的德國,分別說了五個故事,內容、角色盡不相同,故事間沒有直接的關鍵,卻又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如同書的封面一樣串成一條線。每個故事敘述方式不一,節奏長短,以及步伐也各異,菲利普似是寫出了五種風格的文章。在書中的主角,他們都已逃離戰事了,但並沒有如預想中得到“和平”,生活與內心也無法達至平和的狀態,無法找到未來努力的方向,也尋找不了內心所缺失的一角,燃不起一絲熱情。他們活着,又好像沒有活着,他們死去,如同羽毛般輕巧。
特別推薦書中〈伊爾瑪 · 格雷斯〉及〈仁慈死亡〉這兩個篇目,前者談及如何從主流歷史背景下跳出框架,後者提到了滅絕記憶、改變集體記憶的故事。菲利普很善於描繪人性,他會利用角色的感官、選擇和行動豐富書中的人物,也會把讀者帶到書裡。〈性與椴樹〉中對於感官感受的描繪就十分細膩,僅是從文字中就讀到昆蟲拍翼的聲音、陽光灑在身軀上的暖意,還有夏天的味道。
戰爭是具侵略性、巨大破壞性的,不僅因為殺害了許多生命,還因為它徹底地破壞了戰爭受害者和倖存者的現在與未來的生活,包括自主意志、人際關係、生活方式和未來可能性。故事裡每個人都是戰後的殘次品,無論是戰勝國,還是戰敗的一方,於未來五十年內都無法享受真正的安寧。戰爭的慘狀,都會烙印在國家、以及人民的骨子裡,甚至會延續至下一代。可能我們對於現世界的戰事很難感同身受,但世界的轉變,其所產生的影響,與我們也息息相關。如甘地所言,人是很難杜絕暴力,又或是戰爭的。所以學習有限度的戰爭,以及尋覓內心平穩是現世代重要的一課。正如作者菲利普所說:“我從鏡中看到的不是我之所以為我的這個我,而是我有可能成為的
那個我。”
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