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閣塘片區
媽閣塘片區位於媽閣塘畔,由在媽閣廟周邊的十三座建築組成,是澳門目前保存得較為完整的海事工業廠房片區。該片區的發展可追溯至十九世紀末,當時澳葡政府徵用媽閣塘並逐步擴建,形成了現今的建築規模。二十世紀期間,媽閣塘片區承擔了澳門的船隻的建造、修繕及維護等重要業務,留存了許多與海事歷史文化相關的遺產,是昔日澳門海事工業的軸心所在,更是澳門重工業發展的標誌。以下以海事工房二號與原媽閣屠場為例,介紹片區的重要建築。
海事工房二號建於一九二〇年,早期名稱為“嘉路士一世船塢原廠長辦公室”,其歷史記錄最早可追溯至一八六四年。該建築曾是政府船廠的組成部分,其功能包括木工車間、食堂及廠長辦公室等。作為媽閣塘片區的重要地標之一,其特色在於中西特色兼備的二層建築。從外觀上看,工房屋頂以瓦片鋪成,這是傳統中式建築常見的建造手法,類似於媽閣廟與鄭家大屋等建築的設計。而建築下部的牆面則選用圓形雕花裝飾,陽台立柱採用西方風格的三角柱式設計,充分體現中西融合的建築特色。
媽閣屠場是二十世紀澳門半島唯一的市政屠場,屬於市政廳管理。關於該建築落成年份,有研究推測屠場於一八八三年至一八八七年間落成,並於二十世紀初改建。改建後屠場包括牲畜存放區、辦公室及屠宰場,形成一組功能完備的建築群。根據政府公報記載,早在一八五七年,澳門已經針對屠宰事務設有相關法例。一八八七年頒佈的《屠宰場章程》對屠宰工作作出了更為詳細的規範,而一九二五年澳葡政府進一步完善相關章程。
隨着屠宰業務於一九八七年遷至青洲屠場,媽閣屠場逐漸被改建為宿舍及辦公室,但其原有建築仍留存了許多珍貴的歷史記憶。
澳門歷史教育學會 陳祉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