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局冀補助計劃緩解少子化
【本報消息】《醫學輔助生殖補助計劃》會推行多長時間?衛生局副局長郭昌宇指出,澳門與全世界一樣也面對少子化問題,特區政府希望透過該計劃,能提高出生率,以緩解少子化問題。計劃推行多長時間暫未決定,有多少年輕夫妻具條件參與計劃亦沒有具體數字。
不孕門診約二百婦
問及料有多少個案使用《醫學輔助生殖補助計劃》及資助金額預算。郭昌宇回應稱,目前只能參考鄰近地區如香港的數據,估計參與計劃每年不超過一百人。根據山頂醫院不孕門診資料顯示,現時約有二百名婦女正接受治療。至於有多少個案會做輔助生殖,仍須通過臨床評估再將資料交予澳門協和醫院專業評估才知道。計劃推出後,衛生局會持續評估,暫時沒有資助金額的預算。
衛局把關篩選患者
不孕人士若曾在其他地區檢查,能否不用再到澳門協和醫院不孕門診評估?澳門協和醫院副院長李偉成表示,臨床資料可作參考,但因各患者的資料不盡相同,倘每名申請人也直接轉來,輪候時間便會長且阻礙有急需服務的人。因此,經與衛生局溝通後,會由衛生局“把關”,了解申請人的資料是否齊全。若資料齊全便可申請計劃並預約澳門協和醫院的不孕門診作術前檢查,須按既定流程處理。
李偉成解釋,第一關的篩檢不會做太多檢查,患者須先見醫生,根據既定的轉介條件是否符合標準。例如,若患者屬於肥胖,肥胖會導致不孕,成孕機會亦會很低。若不控制體重懷孕,風險也很高。在此情況下,患者首要處理身體狀況,待符合條件再到不孕門診評估,透過更專業意見了解導致不孕的原因。評估後也不代表可以即時接受手術,因患者可能有基礎病,例如控制不好的糖尿病或慢性病,必須治療後才可開展手術步驟。
“追多個”亦可申請
李偉成強調,因應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治療基礎病的費用不在豁免範圍。《醫學輔助生殖補助計劃》屬豁免服務,但非免費服務。今次推出此計劃,若患者先後兩次手術也未能成功懷孕,懷孕的機會已降至很低。在合理使用公帑情況下,故只豁免兩次手術費用。未來會審視整個計劃並調整策略。計劃原意是鼓勵生育,倘有夫妻過往透過輔助生殖而成功生了第一胎,若有意再生第二胎,當局也會接受申請。
兩代技術料足應付
每對合資格夫婦可獲最多兩個周期的醫學輔助生殖服務(限第一代IVF技術或第二代ICSI技術),為何不包括第三代?澳門協和醫院婦產科醫生古少君指出,正常情況下,第一代主要針對女性不孕,如排卵功能障礙和輸卵管阻塞,甚至子宮內膜移位症的患者,上述情況佔據不孕患者三分之二。第二代主要針對男性不孕,對一些精子有問題的患者,會採取第二代方法幫助生育,上述情況佔據不孕患者三分之一。因此,第一代和第二代基本已能夠處理不孕患者。第三代是處於優生角度,如遺傳病有異常的患者,但不排除將來繼續發展下去,會包括第三代。目前資源有限,故以第一代和第二代技術優先。
對於反覆流產,古少君指出,反覆流產病人不存在不孕,而是懷孕後流產,這些病人或與遺傳病有直接關係,須接受產前診斷和遺傳學諮詢後,才能決定下一步的處理方法。
申請夫婦均須澳人
夫妻中若其中一人不屬本澳居民,可否申請補助?衛生局醫院行政廳長趙穎指出,計劃是特區政府向本澳居民推出的其中一項福利措施,申請對象即夫妻倆均須為澳門居民。衛生局會持續分析社會需求,再評估日後是否有需要放寬申請條件。